美國社會安全制度的長期展望:2034年信託基金枯竭預警

人口結構變遷與政治僵局的雙重挑戰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3月31日,美國社會安全保障(Social Security)與醫療保險(Medicare)受託人發布了年度報告,再次向華盛頓發出嚴峻的財政預警。報告預測,在現行法律與人口趨勢不變的前提下,負責支付退休與殘疾福利的社會安全信託基金,其儲備將在2034年完全耗盡。屆時,僅依靠當年度的薪資稅收入,該系統將只能支付承諾福利的百分之八十。此一預測並非意味著系統的「破產」,而是一個明確的政策拐點:如果國會不採取任何行動,所有退休人員的福利將面臨即時且全面的削減,這將對數千萬依賴此項收入維持基本生活的美國長者構成直接衝擊。

這場緩慢浮現的危機,根源於深刻的人口結構轉變。誕生於1946年至1964年間的「嬰兒潮」世代,曾是支撐美國經濟數十年的龐大勞動力,其繳納的薪資稅為社會安全制度帶來了長期的盈餘。然而,隨著這一代人自2008年起大規模進入退休年齡,領取福利的人數迅速增長。與此同時,後續世代較低的出生率,導致進入勞動市場的年輕人數量相對減少。這種「一增一減」的趨勢,形成了對社會安全制度的雙向擠壓: 福利支出因退休人口增加與壽命延長而持續攀升,另一方面薪資稅收的來源卻因勞動力基數縮小而增長乏力,最終導致系統的收支平衡被打破。

報告的發布,凸顯了華盛頓在應對此一可預見問題上的長期政治失能。儘管解決方案的選項—主要圍繞著提高薪資稅率、調整福利計算方式或延後退休年齡等措施—已被反覆討論數十年,但兩黨始終未能就具體的改革方案達成共識。民主黨傾向於要求高收入者繳納更多稅款以維持福利水平,而共和黨則更傾向於削減未來福利支出以控制政府開銷。這種政治僵局,使得任何有意義的改革都難以推進。分析指出,隨著2034年的日益臨近,拖延行動的代價將愈發高昂,未來任何改革方案都可能需要更為劇烈的調整,其對各個世代造成的影響也將更為痛苦。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美國公共政策的版圖中,社會安全制度(Social Security)佔據著基石般的地位,它不僅是一項政府計畫,更是維繫數代人之間社會契約的象徵。然而,根據2023年3月31日發布的年度受託人報告,這份契約的未來正籠罩在愈發濃厚的陰影之下。報告的核心預測指出,管理退休與殘疾福利的信託基金儲備,將在2034年正式耗盡。此後,若國會未能通過新的立法,持續流入的薪資稅收入將僅能支付約八成的既定福利。這意味著,屆時所有退休人員將面臨—在無任何緩衝下—約百分之二十的給付削減。

這場危機並非源於突發的經濟動盪,而是一場醞釀可預見的人口海嘯。作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一個世代,「嬰兒潮」(1946-1964年出生)在過去數十年間,以其龐大的勞動人口為社會安全制度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繳納薪資稅的勞工數量遠多於領取福利的退休人員,系統因此累積了大量盈餘。這些盈餘以購買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儲於信託基金之中,形同政府開立的借據(IOUs),總額曾接近三兆美元。

然而,大約從十年前開始,情勢發生了逆轉。隨著嬰兒潮世代的前沿陸續達到退休年齡,領取福利的人數急劇上升。與此同時,後續世代較低的出生率,意味著補充進入勞動市場的年輕人數量正在相對萎縮。此消彼長之下,系統的支出開始持續超過收入。在過去的十年裡,社會安全局正是透過兌現信託基金中儲備的國債,來彌補每年的資金缺口,從而確保所有福利得以全額支付。但這種模式是有限度的,報告明確指出,到了2034年,這筆積累了數十年的儲備將被完全用盡。

需要釐清的一個普遍誤解是,信託基金的枯竭不等於系統「破產」。只要美國聯邦政府持續運作,薪資稅就會繼續徵收,社會安全制度就永遠有資金流入。然而,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屆時的現金流將驟然萎縮。法律規定,社會安全制度不能支付超過其收入的福利,也不能從其他政府部門借款。因此,一旦儲備用盡,福利削減將是自動發生的,其後果將是廣泛且嚴峻的。

數據顯示,社會安全福利是絕大多數美國長者退休生活的主動脈。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年齡在55至66歲的群體中,約有半數沒有任何個人退休儲蓄。對於收入較低、未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工而言,社會安全金在其退休總收入中的佔比更高。一次超過百分之二十的突然削減,將直接衝擊他們支付房租、購買食品與藥品等基本生活開銷的能力。經濟學家警告,這種大規模的購買力下降,可能引發一場「由長者引發的經濟衰退」(senior-induced recession),因為長者消費的減少將產生連鎖反應,衝擊零售、服務等行業,進而導致更廣泛的失業。

傳統的退休規劃理念是「三腳凳」模型:第一隻腳是社會安全制度,第二隻腳是雇主提供的退休金,第三隻腳則是個人儲蓄。然而在當代美國,這張凳子已極不穩固。傳統的固定收益退休金計畫已基本消失,僅存於少數政府部門與大型企業。同時,高昂的住房成本與學貸壓力,使得許多年輕世代難以進行有效的個人儲蓄。這使得作為第一隻腳的社會安全制度,其穩定性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鍵。

面對如此明確的財政前景,華盛頓的政治反應卻顯得異常遲緩。數十年來,各類改革方案層出不窮,其核心無非是在幾個主要變數之間進行權衡:可以選擇提高目前12.4%的薪資稅率;可以提高需要繳納薪資稅的收入上限(2023年為160,200美元),讓高收入者承擔更多;可以調整福利的計算公式,使其增長放緩;也可以逐步提高領取全額福利的法定退休年齡。

然而,這些選項各自觸動了不同群體的利益與意識形態底線。民主黨人普遍支持對富裕階層增稅,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福利削減,認為這會傷害最脆弱的群體。而共和黨人則強烈反對增稅,主張透過削減開支與延後退休年齡來解決問題,認為這才能確保制度的長期可持續性。在這種根深蒂固的分歧之下,任何尋求跨黨派共識的努力都舉步維艱,使得問題被一再拖延。

歷史的教訓是,及早行動至關重要。上一次對社會安全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是在1983年,當時在兩黨合作下,通過了包括逐步將退休年齡提高至67歲在內的一系列措施。然而,僅僅是將退休年齡提高兩歲這一項改革,就設置了長達近四十年的過渡期,以使其平穩實施。這表明,任何對退休制度的調整都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消化。如今距離2034年僅剩十年左右的時間,可以從容改革的窗口正在迅速關閉。現在的每一次拖延,都意味著未來所需的改革方案將更加痛苦,留給民眾適應的時間也將更短。這個數學上可以精確預測的問題,最終考驗的並非經濟學家的智慧,而是政治領袖的決策勇氣。

資料來源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The 2023 OASDI Trustees Report
https://www.ssa.gov/OACT/TR/2023/

The New York Times: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Are on a Collision Course With Reality
https://www.nytimes.com/2023/03/31/business/economy/social-security-medicare-finances.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ocial Security, Medicare Finances Worsen, Trustees Say
https://www.wsj.com/articles/social-security-medicare-finances-worsen-trustees-say-38501e52

Reuters: US Social Security, Medicare finances worsen, trustees report say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us-social-security-medicare-finances-worsen-trustees-report-says-2023-03-31/

Associated Press: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s precarious financial future gets a new checkup
https://apnews.com/article/social-security-medicare-finances-biden-republicans-23c2a6886e08dd1d087961b7f94b8c9d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2023 Social Security Trustees Report Shows Worsening Finances
https://www.crfb.org/blogs/2023-social-security-trustees-report-shows-worsening-finances

Bipartisan Policy Center: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Trustees Sound the Alarm
https://bipartisanpolicy.org/blog/trustees-sound-the-al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