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的屏障問題:2019SCO比什凱克峰會外部團結與內部矛盾

非西方集團在單邊主義壓力下的回應

· 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權力結構-中國,權力結構-中西亞,權力結構-俄羅斯,外交戰略-外交官們的武器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9年6月17日,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第十九次元首峰會落幕後,一份旨在指導該組織未來發展的《比什凱克宣言》得以發表。這次峰會,是上合組織擴員後舉行的第二次「大理事會」會議,其召開的國際背景,正處於一個充滿緊張與對抗的時刻。一份由中亞戰略研究所發表的分析報告指出,此次峰會是在「美國對許多上合組織國家壓力不斷加深」的背景下舉行的。從愈演愈烈的美中貿易戰,到華盛頓與德黑蘭之間因波斯灣油輪遇襲事件而急劇升級的外交衝突,再到美國敦促印度不要購買俄羅斯軍事裝備的壓力,一系列由美國主導的單邊主義行動,為此次峰會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外部參照系,也意外地成為了凝聚這個成員國背景複雜、內部矛盾重重的組織的最大公約數。因此,比什凱克峰會最核心的功能,便是作為一個「建立聯合戰略以對抗美國壓力的平台」,共同維護一個「多極化世界」。

然而,在這份對外一致的姿態之下,峰會也深刻地暴露了上合組織內部根深蒂固的結構性困境。分析報告坦言,這個由中亞國家與歐亞大陸巨頭組成的「混合國家」集團,在多邊合作方面並無太多成功經驗,且成員國之間存在著「根本性的矛盾」,例如印巴之間的邊界問題。尤其是在互聯互通的理念上,成員國之間存在著明顯分歧:當幾乎所有其他成員國都已接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時,印度明確表示反對。這種根本性的分歧,使得「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的雙邊模式,其重要性超過了多邊模式」。此外,該組織長期以來「重安全、輕經濟」的傾向依然顯著。報告引用數據指出,在上合組織內部簽署的一千五百份文件中,僅有7%涉及經濟與貿易。儘管峰會期間再次表達了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和使用本幣結算的訴求,但現實是,中俄之間的貿易結算仍有超過八成依賴美元與歐元。

此次峰會最引人深思的一面,或許在於其成員國在面對核心成員國—中國—的內部政策時,所展現出的驚人一致性。由北京方面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提出的「不干涉內政」原則,得到了「所有成員國的一致支持」。報告尖銳地指出,「該組織的突厥語系國家成員,沒有一個批評中國對新疆突厥裔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政策」。不僅如此,包括俄羅斯、巴基斯坦、塔吉克在內的多個成員國,甚至在峰會前夕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發言支持北京所謂的「反恐政策」。這種集體的沉默乃至背書,揭示了上合組織成員國,特別是中亞國家,在獲取中俄兩國的安全與經濟支持時,所必須付出的政治代價。因此,比什凱克峰會最終 reaffirm 了在青島宣言中確立的立場,即透過多邊合作來促進區域穩定。但這種穩定,是一種建立在外部壓力、內部矛盾與原則妥協之上的、充滿爭議的穩定。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9年6月中旬,當上海合作組織八個成員國以及眾多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的領導人齊聚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時,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敵意的國際環境。彼時,美國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波瀾,而上合組織的幾個核心成員,則首當其衝。

正如一份同期發表的分析報告所指出的,這次峰會是在「美國對許多上合組織國家壓力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召開的。這份壓力清單,幾乎涵蓋了所有主要成員國:

對中國:一場愈演愈烈、關稅壁壘不斷加高的貿易戰正在進行中。

對俄羅斯: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來的西方制裁,依然沉重地壓在俄羅斯經濟的肩上。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峰會上坦言,俄美關係正在「惡化」。

對伊朗(觀察員國):美國已單方面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畫》(即伊朗核協議),並實施「極限施壓」政策。就在峰會召開的第一天,華盛頓便指責德黑蘭對阿曼灣的兩艘油輪發動了「公然攻擊」。

對印度:華盛頓正不斷施壓,敦促新德里放棄向俄羅斯採購S-400防空飛彈系統的計畫。

這種來自同一個方向的、平行的外部壓力,意外地成為了凝聚上合組織內部共識的最強催化劑。儘管這個組織的成員國背景各異、利益訴求複雜,但在「反對單邊主義、維護多極世界」這一點上,他們找到了共同的語言。因此,比什凱克峰會的首要功能,便是扮演一個「建立聯合戰略以對抗美國壓力的平台」。

峰會最終發表的《比什凱克宣言》,其第一段就明確將上合組織定位為「構建多中心世界(polycentric world)的平台」。在具體議題上,領導人們一致重申,支持繼續履行伊朗核協議。這一立場,是對華盛頓單邊退約行為的直接集體駁斥。普丁在峰會上形成鮮明對比的發言—美俄關係惡化,而俄中貿易額則增長至一千億美元—更是清晰地勾勒出莫斯科「東向」戰略的現實軌跡,而上合組織,正是這一戰略的核心多邊支點。

難以彌合的內部裂痕

然而,這份在外部壓力下形成的團結,卻如同一層薄薄的冰面,無法掩蓋其下洶湧的、深刻的內部矛盾暗流。分析報告尖銳地指出,這個由「中亞國家與歐亞大陸巨頭組成的混合國家」集團,在多邊合作方面並無太多成功經驗,且成員國之間存在著「根本性的矛盾」。

自201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正式加入以來,上合組織的內部動態就變得空前複雜。這對南亞宿敵的同時加入,雖然極大地擴展了組織的地理與人口版圖,卻也將次大陸上最棘手的歷史恩怨與領土爭端,直接引入了組織的核心議事廳。報告直言,印巴之間的邊界問題,就是一個「根本性的矛盾」。

這種矛盾,在對待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上,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在比什凱克峰會上,除了印度之外,「所有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都已接納了這個中國項目」。印度的反對立場,根源在於「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CPEC)穿越了其聲稱擁有主權的克什米爾地區。這種基於國家主權的根本性分歧,使得印度無法在上合組織的框架內,為任何與「一帶一路」相關的集體倡議背書。

這導致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在上合組織這個本應致力於推動區域一體化的多邊平台上,「雙邊模式的重要性,反而超過了多邊模式」。各國更傾向於在峰會的場邊,進行點對點的雙邊會晤,來解決實際問題,而多邊議程則常常因為無法達成共識而流於形式。

除了政治上的分歧,上合組織長期存在的「重安全、輕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在比什凱克依然未能得到改善。報告引用了一項驚人的數據: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簽署的一千五百份文件中,「僅有7%涉及經濟與貿易」。儘管峰會期間的工商論壇上,再次表達了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和在貿易中更多使用本幣結算的訴求,但這些倡議已是老生常談,缺乏實質性進展。報告引用的數據顯示,即便是關係最緊密的中俄兩國,其雙邊貿易結算,仍有高達83.1%依賴美元和歐元。這表明,儘管在政治上高呼要建立「多中心世界」,但在經濟實踐中,成員國依然深深地嵌入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之中。

以「穩定」為名的原則妥協

比什凱克峰會最引人深思,也最富爭議的一面,是其在人權問題上所展現出的集體沉默與一致。報告指出,由北京方面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極力倡導的「不干涉內政」原則,得到了「所有成員國的一致支持」。

這種「一致支持」的直接後果是,「該組織的突厥語系國家成員(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沒有一個批評中國對新疆突厥裔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政策」。

在2019年的時間點上,關於中國在新疆設立「再教育營」、大規模拘禁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報導,已經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譴責。然而,在上合組織的框架內,這一議題卻成為了一個無人觸碰的禁區。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種沉默很快就演變為了主動的背書。就在比什凱克峰會召開前夕的6月12日,在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最終會議前,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巴基斯坦、敘利亞、塔吉克和土庫曼在內的多個上合組織成員國或夥伴國,竟然公開發聲,「支持北京所謂的反恐政策」。而在此之前,哈薩克與吉爾吉斯的領導人,也已將新疆問題定性為「中國的內政」。

這種集體的立場,深刻地揭示了上合組織運作的現實邏輯。對於中亞國家而言,上合組織是它們「與歐亞大陸最大參與者同桌議事的機會」,是「在遭遇各種威脅或風暴時,爭取像中國和俄羅斯這樣主要鄰國支持」的平台。為了維持與這兩個強大鄰國的穩定關係,並從中獲取經濟與安全利益,它們選擇在人權等所謂的「敏感」問題上,保持沉默甚至與北京步調一致。這是一種基於現實主義考量的、赤裸裸的利益交換—一種以原則上的妥協,來換取現實中的穩定與支持的浮士德式交易。

總體而言,2019年的比什凱克峰會,是一次對上合組織雙重屬性的完美展現。

一方面,它證明了在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單邊主義壓力日益增強的世界裡,上合組織作為一個非西方國家的集體平台,其凝聚力與吸引力正在增強。它為成員國提供了一個可以協調立場、共同向外部世界發出不同聲音的寶貴渠道。在此次峰會上,聯合國官方代表的首次出席,以及籌備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與上合組織合作」決議的計畫,都顯示出該組織正努力提升其國際合法性,以擺脫外界對其「無定形組織」的質疑。

另一方面,峰會也暴露了其深刻的內在脆弱性。根深蒂固的成員國間矛盾、懸殊的經濟與安全議程發展不平衡,以及在核心原則上的機會主義式妥協,都嚴重制約了該組織的發展潛力。

上合組織的議程,正如報告所言,「保持不變」;該組織仍在「尋求維護地區穩定和制定應對共同威脅的措施」。但比什凱克峰會的結果表明,這種穩定,是一種排除了內部政治分歧、迴避了核心人權爭議的、充滿爭議的穩定。它更傾向於維護現有政權的穩定,而非促進區域內更深層次的和解與共同價值的形成。這或許就是「上海精神」在2019年的現實體現—一種以務實、有時甚至是冷酷的現實主義為底色的合作模式。

資料來源

Central Asia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SCO 2019 Summit: Controversial Stability
https://cais.org.kz/en/research/geopolitics/sco-2019-summit-controversial-stability

BBC News: Gulf of Oman tanker attacks: US says video shows Iran removing unexploded mine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48623086

Press Trust of India: US urges India to not buy S-400 missile defence system from Russia
https://www.indiatoday.in/pti-feed/story/us-urges-india-to-not-buy-s-400-missile-defence-system-from-russia-1548480-2019-06-14

SCO: Bishkek Declaration of the Heads of State Council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2019)
http://eng.sectsco.org/documents/

RBK: Расчеты в рублях и юанях: как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отказываются от доллара (Calculations in rubles and yuan: how Russia and China are abandoning the dollar)
https://www.rbc.ru/economics/28/08/2018/5b8533039a79472a6778153c

The Diplomat: What Did the SCO Summit in Bishkek Accomplish?
https://thediplomat.com/2019/06/what-did-the-sco-summit-in-bishkek-accomplish/

Human Rights Watch: UN: Unprecedented Joint Call for China to End Xinjiang Abuses
https://www.hrw.org/news/2019/07/10/un-unprecedented-joint-call-china-end-xinjiang-ab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