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2年11月,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的轟然倒塌,不僅蒸發了數以十億計的客戶資產,更將其全球總部所在地—加勒比海島國巴哈馬(The Bahamas)推上了風口浪尖。曾幾何時,FTX創辦人山姆·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 SBF)與巴哈馬總理菲利普·戴維斯(Philip Davis)一同為總部大樓破土動工的場景,象徵著該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中心的雄心。巴哈馬憑藉其2020年頒布的《數位資產與註冊交易所法案》(DARE Act),為加密產業提供了領先全球的清晰法律框架,並輔以零個人所得稅與資本利得稅的優勢,成功吸引FTX進駐。然而,這場看似完美的聯姻,卻因FTX的惡性倒閉而演變成一場複雜的跨國司法管轄權之爭。巴哈馬過去在國際金融監管機構「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灰名單上的紀錄,及其被歐盟列入稅務避風港黑名單的事實,都讓外界對其監管執行的有效性產生質疑。FTX的殘骸,不僅為巴哈馬的聲譽蒙上陰影,更迫使全球各國重新審視,應如何為這個高速發展卻又充滿風險的產業,建立一個真正有效的問責框架。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加勒比海的蔚藍之下,一座數位金融帝國的奠基石,在僅僅數月之後,成為了其自身的墓碑。幾個月前,FTX創辦人山姆·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 SBF)—那個總是穿著短褲與T恤的加密金童,與巴哈馬總理菲利普·戴維斯(Philip Davis)並肩而立,為FTX耗資數千萬美元的全球總部舉行了盛大的動工儀式。當時,總理的致詞充滿希望:「FTX的到來與存在,彰顯了巴哈馬已準備好成為加密領域全球領導者的家園。」如今,那片預定興建總部的土地依舊空曠,宏偉的計畫隨著FTX的帝國一同化為塵土,徒留一個深刻的詰問:一個主權國家擁抱新興金融科技的雄心,與其在全球監管體系下所需承擔的責任,究竟該如何平衡?
巴哈馬,這個長期以旅遊業和傳統離岸金融服務為經濟支柱的島國,近年來將目光投向了充滿無限可能與同等風險的加密貨幣產業。為了擺脫經濟結構的單一性,巴哈馬政府進行了一場大膽的政策豪賭。其策略的核心,便是在2020年底通過的《數位資產與註冊交易所法案》(Digital Assets and Registered Exchanges Act),簡稱DARE法案。此舉使其成為全球最早為數位資產提供全面性法律框架的國家之一。
DARE法案的目標是為像FTX這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提供明確的營運規則,釐清各類數位產品在法律上的分類,給予企業在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尚不存在的「監管確定性」。對於一個需要處理全球數百萬用戶、數十億美元資產的交易所而言,這種確定性是選擇總部地點的關鍵考量。正如專精於加勒比海金融服務與國際白領犯罪的律師布魯斯·扎加里斯(Bruce Zagaris)所分析,一個清晰的監管環境,是吸引企業落戶的先決條件。在此之前,巴哈馬更成為全球第一個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沙錢」(Sand Dollar)的國家,展現其擁抱數位金融的決心。
FTX的到來,被視為對巴哈馬這場政策實驗的最高肯定。當全球第三大的交易所選擇將總部設在首都拿騷(Nassau),這不僅為DARE法案賦予了國際級的合法性,反之,DARE法案也為FTX披上了一件合規的外衣。這是一種精心構建的共生關係:FTX為巴哈馬帶來了資本、就業機會與全球媒體的關注;而巴哈馬則為FTX提供了寬鬆的監管環境、無與倫比的稅務優惠,以及鄰近美國市場的絕佳地理位置。從拿騷搭機前往邁阿密僅需一小時,這使得SBF既能享受離岸天堂的種種便利,又能輕易地前往華盛頓特區進行政治遊說,甚至在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上,為加密產業的未來發聲。
然而,陽光下的天堂總有陰影。巴哈馬的監管體系並非完美無瑕。國際金融監管的權威機構「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過去曾因該國在反洗錢和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方面存在缺陷,而將其列入加強監控的「灰名單」之中,直到2020年才被移除。此外,就在FTX崩潰前一個月,歐盟再次將巴哈馬列入稅務避風港的「黑名單」,理由是其未能完全遵守國際稅務標準。
這些警訊的背後,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制定法規與嚴格執行法規,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對於FTX而言,選擇巴哈馬或許正是看中了其「相對溫和」的監管執行力度。企業可能預期,或至少希望,當局不會百分之百地嚴格執行DARE法案的所有條文。更具吸引力的是巴哈馬的稅收政策。該國不徵收個人所得稅、資本利得稅、遺產稅或贈與稅,企業稅也僅限於源自巴哈馬境內的收入。對於像SBF這樣身價億萬,且公開宣稱希望賺取盡可能多的財富以回饋社會的企業家來說,一個稅率為零的司法管轄區,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當2022年11月FTX的財務黑洞被揭開,流動性危機迅速演變為全面的破產時,這場看似完美的聯姻瞬間破裂。FTX在美國申請了第11章破產保護,並任命了新的執行長約翰·雷(John J. Ray III)負責重組。與此同時,巴哈馬證券委員會迅速採取行動,凍結了FTX當地實體的資產,並指定了清算人。
一場激烈的司法管轄權爭奪戰就此展開。一方是位於美國的FTX新管理層,他們指責巴哈馬當局與SBF合謀,試圖將FTX的資產轉移至巴哈馬政府的控制之下。另一方則是巴哈馬的監管機構,他們堅稱自己的行動是為了保護所有FTX客戶的資產,並依據本國法律進行清算。這場爭端的核心在於:數十億美元的客戶資產,究竟應由美國的破產法庭主導分配,還是由巴哈馬的清算人來處理?誰,將為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災難負責?
FTX的崩潰對巴哈馬的聲譽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害。它不僅讓該國引以為傲的DARE法案蒙塵,更讓全球投資者對其作為可靠金融中心的信譽產生了懷疑。正如專家所預期的,一個國家吸引了全球頂級的交易所,卻在極短時間內目睹其從成功巔峰跌入破產深淵,這無疑危及了巴哈MA在金融創新領域付出的所有努力。
這起事件的影響遠不止於加勒比地區。它像一顆震撼彈,迫使全球各國政府正視加密貨幣產業缺乏有效監管的現實。多年來,各國政府都意識到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議題,但立法進程相對緩慢。FTX的案例,因其涉及數十億美元的客戶資金損失,成為了推動全球監管框架加速成形的催化劑。各國政府被迫更快地建立起一個權責分明的問責體系,以防止類似的災難重演。
對於巴哈馬而言,前路充滿挑戰。它必須向世界證明,其監管機構有能力、也有意願去監督複雜的跨國金融實體。這或許意味著需要更嚴格地執行DARE法案,投入更多資源進行金融監察,並加強與國際監管組織的合作。這場風暴過後,巴哈馬站在一個關鍵的轉捩點:是繼續深化其作為加密中心的戰略,還是轉向更為謹慎的發展路徑?其最終的選擇,不僅將決定自身的經濟未來,也將為其他試圖在金融科技浪潮中尋找機會的小型經濟體,提供寶貴的經驗與教訓。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Sam Bankman-Fried’s Crypto Empire Collapsed
https://www.wsj.com/articles/how-sam-bankman-frieds-crypto-empire-collapsed-11668162122
Reuters: Explainer: What is the dispute between FTX and Bahamian regulators?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what-is-dispute-between-ftx-bahamian-regulators-2022-11-18/
Bloomberg: Bahamas Back on EU’s Blacklist of Tax Havens After a Year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10-04/bahamas-back-on-eu-s-blacklist-of-tax-havens-after-a-year
Financial Times: The fall of FTX: is this crypto’s Lehman moment?
https://www.ft.com/content/e6822291-5835-42ad-8933-3397330a1b02
The New York Times: How the Bahamas Became a Center of the Crypto World
https://www.nytimes.com/2022/11/15/business/dealbook/bahamas-ftx-crypto.html
Forbes: The Bahamas And The FTX Crypto Crash: A Tale Of Two Very Different Worlds
https://www.forbes.com/sites/kenrapoza/2022/11/22/the-bahamas-and-the-ftx-crypto-crash-a-tale-of-two-very-different-worlds/
CoinDesk: Bahamian Regulator Says It Ordered Transfer of FTX's Crypto
https://www.coindesk.com/policy/2022/11/18/bahamian-regulator-says-it-ordered-transfer-of-ftxs-cry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