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5月24日,位於海牙的聯合國最高司法機構「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以13票對2票的壓倒性多數,發布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緊急命令,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其在拉法省的軍事攻擊,以及任何其他可能對加薩的巴勒斯坦群體造成全部或部分身體毀滅的生活條件的行動」。這項命令是應南非共和國的緊急請求而頒布的,標誌著自2023年底南非首次向國際法院對以色列提起訴訟以來,法律程序進入了一個新的關鍵階段。該命令明確指出,法院認為自今年1月與3月發布臨時措施命令以來,加薩走廊,特別是拉法地區的人道局勢已急劇惡化,存在著對巴勒斯坦人民權利造成「不可逆轉損害」的迫切風險。法院的判決依據《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Genocide Convention)的框架,認定南非所提出的以色列行為可能構成種族滅絕的指控具備「表面合理性」(plausible),因此有權頒布臨時措施以保護待審案件的標的物—即在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民。除了要求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外,法院還命令以色列必須保持拉法過境點的開放,以確保人道主義援助能夠「不受阻礙地大規模」進入加薩,並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任何調查或實況調查團能夠順利進入加薩走廊,調查有關種族滅絕的指控,同時要求以色列在一個月內提交報告,說明其執行命令的具體措施。
這項裁決的背景,是一場持續數月的法律與外交交鋒。南非於2023年12月29日首次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對加薩的軍事行動中違反了《種族滅絕公約》。南非的法律團隊詳盡地陳述了以色列高層官員的公開言論、軍事行動的規模與模式,以及其對平民生命、基礎設施和基本生活條件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認為這些證據共同指向了「種族滅絕意圖」(genocidal intent)。作為回應,以色列堅決否認所有指控,主張其軍事行動是針對哈馬斯於2023年10月7日發動的恐怖攻擊所採取的合法自衛措施。以色列的法律代表在法庭上辯稱,其軍隊已盡力遵守國際人道法,並採取措施減少平民傷亡,而加薩的人道危機則是哈馬斯將平民用作人肉盾牌的直接後果。儘管如此,國際法院在2024年1月26日發布了第一份臨時措施命令,要求以色列採取一切能力範圍內的措施,防止發生《公約》界定的種族滅絕行為,但當時並未直接下令停火。隨著加薩人道狀況持續惡化,特別是飢荒風險迫在眉睫,南非再次請求法院介入。法院遂於3月28日發布補充命令,要求以色列確保「不受阻礙地」提供基本人道援助。然而,當以色列於5月初對超過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的避難所拉法發動地面攻擊時,南非認為情況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在5月10日第三次提出緊急請求,直接要求法院下令停止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最終促成了5月24日的這項決定性命令。
此項命令的頒布,在國際法與國際政治領域激起了巨大波瀾。從法律層面看,國際法院的臨時措施具有法律約束力,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包括以色列)都有義務遵守。然而,法院本身缺乏直接的執行機制,其權威主要仰賴國際社會的政治意願。若以色列未能遵守命令,理論上南非可將此問題提交至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尋求強制執行。但鑑於美國作為以色列的長期盟友,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任何試圖透過安理會強制執行的決議幾乎註定會失敗。這凸顯了國際法在面對強權政治時的內在局限性。儘管如此,該命令的政治與象徵意義不容忽視。它極大地加劇了以色列在國際舞台上的外交孤立,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法律與道德壓力。對於支持巴勒斯坦的國家與人權組織而言,這是一次重大的勝利,它為譴責以色列的行為提供了來自世界最高法院的權威背書。與此同時,位於海牙的另一機構—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的檢察官亦在幾天前宣布,正尋求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國防部長加蘭特以及哈馬斯三名高層領導人發出逮捕令,罪名涉及戰爭罪與危害人類罪。這兩起並行的法律案件,共同構建了一個強大的法律框架,試圖追究衝突各方領導人的個人與國家責任,也讓這場始於軍事攻擊的衝突,轉化為一場圍繞國際法定義、適用與合法性的全球性辯論。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歷史悠久的海牙和平宮(Peace Palace)那莊嚴肅穆的法庭內,國際法的齒輪正以一種緩慢卻不容忽視的方式轉動著。2024年5月24日,聯合國的最高司法機關「國際法院」發布了一項震動全球的命令,直指以色列在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法院以13票贊成、2票反對的結果,裁定以色列必須「立即停止」其軍事攻勢,以及任何可能對當地巴勒斯坦群體帶來毀滅性生活條件的行為。這項臨時措施命令,是應南非共和國的緊急請求而做出,它不僅是對一場已持續數月衝突的司法干預,更是一次對《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這部被譽為「國際法人性基石」的條約的深刻檢驗。
這項裁決的核心法律邏輯在於「風險預防」。法院主席、黎巴嫩籍法官納瓦夫·薩拉姆(Nawaf Salam)在宣讀判決時強調,法院無需在此階段最終確定以色列是否犯下了種族滅絕罪,而只需評估是否存在對《公約》所保護權利的「即時且不可逆轉的風險」。法院認為,自今年1月首次發布臨時措施以來,加薩的人道主義局勢非但沒有改善,反而災難性地惡化。超過一百萬因戰火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聚集在拉法,視其為最後的避難所。以色列在此地發動的軍事行動,無疑將他們推向了極度的危險之中。薩拉姆法官在判詞中沉痛地指出:「先前法院指定的臨時措施,並未能完全應對加薩走廊局勢變遷後出現的新風險。」正是這種對人道災難升級的判斷,促使法院採取了更進一步、更具體的干預措施。
除了停止軍事行動的核心要求外,該命令還包含了一系列輔助性指令,旨在確保裁決的有效性與監督。法院命令以色列必須保持拉法過境點的開放,以利人道物資暢通無阻地進入加薩;同時,以色列必須為聯合國授權的調查機構提供進入加薩的通道,以便其獨立調查關於種族滅絕的指控。最後,法院要求以色列在一個月內提交報告,詳細說明其為執行命令所採取的具體步驟。這些細緻的規定,反映出法院不僅意圖制止當下的暴力,更試圖建立一個可供監督與問責的法律框架。然而,這項看似強硬的司法裁決,卻也立即面臨著一個古老而棘手的難題:主權國家的意志與國際法權威之間的角力。
從控訴到裁決:一場漫長的法律遠征
5月24日的命令並非憑空而來,它是南非發起的一場精心策劃且堅持不懈的法律行動的高潮。這場法律戰役始於2023年12月29日,當時南非向國際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84頁的申請書,正式指控以色列在對加薩的軍事行動中違反了《種 ... 罪公約》。南非的法律論證主要建立在兩大支柱之上:一是證明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本身構成了《公約》第二條所定義的「種族滅絕行為」,例如「殺害該團體的成員」和「致使該團體的生存條件發生惡化,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生命」;二是證明這些行為背後存在著特定的「種族滅絕意圖」。
為了證明意圖,南非的律師團隊引用了大量以色列高級官員的公開聲明。他們指出,以色列總統、總理、國防部長乃至軍方高層的某些言論,使用了非人化的語言,將所有加薩人民描繪成敵人,並暗示了集體懲罰的意圖。這些言論,在南非看來,構成了證明種族滅絕意圖的直接證據。而在行為層面,南非則向法院呈報了驚人的數據與事實:大規模的轟炸導致數萬平民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醫院、學校、難民營等民用設施遭到系統性破壞;糧食、水、藥品和燃料等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資被嚴格限制進入,導致加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和迫在眉睫的飢荒。
面對如此嚴厲的指控,以色列方面進行了強烈的辯護。在2024年1月的首次聽證會上,以色列的法律團隊將其軍事行動定性為對哈馬斯於2023年10月7日發動的殘暴攻擊的合法自衛。他們強調,哈馬斯是一個恐怖組織,其藏匿於平民區,並將醫院、學校等場所軍事化,因此平民傷亡是戰爭中不幸但難以避免的悲劇,而非蓄意為之。以色列方面辯稱,其軍隊已採取了包括發布撤離警告在內的多項措施來保護平民,並指責南非扭曲事實,充當了哈馬斯的「法律臂膀」。他們堅稱,那些被引用的官員言論被斷章取義,以色列的戰爭對象是哈馬斯,而非巴勒斯坦人民。
經過兩天的激烈辯論,國際法院於2024年1月26日發布了第一份臨時措施命令。當時,法院並未如南非所願直接下令停火,但其裁決的實質內容對以色列極為不利。法院以壓倒性多數認定,南非提出的指控具有「表面合理性」,意味著此案有繼續審理的價值。法院頒布了六項臨時措施,命令以色列必須防止其軍隊犯下任何種族滅絕行為、防止和懲罰公開煽動種族滅絕的言論、立即允許人道援助進入加薩,並保存與案件相關的證據。這一初步裁決,已然將以色列置於國際司法監督之下。
然而,加薩的局勢並未因此好轉。隨著時間推移,人道危機愈演愈烈。聯合國及多個人道組織不斷發出警告,稱加薩北部已進入「全面飢荒」狀態。2024年3月,南非再度向法院提出緊急請求,要求採取進一步措施。3月28日,法院回應了這一請求,一致通過了新的命令,要求以色列與聯合國合作,「不受阻礙地大規模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一次,法院的措辭更加嚴厲,直接點出了飢荒的現實。
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2024年5月初。儘管國際社會一再警告,以色列軍方仍然對聚集了超過140萬流離失所者的拉法發動了地面攻勢。這被南非視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南非看來,對拉法的攻擊直接威脅到加薩巴勒斯坦人作為一個群體的生存基礎,構成了不可挽回的風險。於是,南非在5月10日第三次向法院提出緊急請求,並在5月16日和17日的口頭聽證會上,其法律團隊以極具感染力的語言向法官們陳述,拉法是「加薩最後的希望燈塔」,對其的攻擊無異於將整個群體推向毀滅的深淵—這是一段充滿絕望卻又飽含法律力量的陳詞—最終促使法院做出了5月24日這項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軍事行動的歷史性命令。
法律的邊界:執行困境與異議之聲
國際法院的命令一經宣布,便立即將焦點轉向了其執行的可能性。根據《聯合國憲章》第94條,所有成員國都有義務遵守國際法院的判決。若有任何一方不履行判決,另一方可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請注意。然而,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擁有否決權,這使得任何針對其盟友的強制執行措施都極難通過。美國作為以色列最堅定的支持者,多次在安理會動用否決權,阻擋了要求加薩停火的決議草案。因此,外界普遍預期,任何試圖透過安理會強制執行國際法院命令的努力,都將面臨美國的否決,從而使法院的裁決在實踐中淪為一紙空文。
以色列政府對此裁決的反應也印證了這種擔憂。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及外交部發表聯合聲明,稱南非的指控是「虛假、無恥和令人厭惡的」,並指責法院未能看到全局。聲明重申,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是「正義且符合國際法的」,其目標是消滅哈馬斯並解救人質,而非摧毀巴勒斯坦人民。以色列官員暗示,他們將繼續在拉法的行動,認為法院的命令措辭存在模糊地帶,允許他們繼續進行其所定義的「非種族滅絕性質」的防禦性軍事行動。這種對判決的選擇性解讀,進一步挑戰了國際司法的權威。
此外,法院內部的不同意見也為外界的爭論提供了素材。在15名法官中,有兩位投下了反對票,分別是來自烏干達的副院長茱莉亞·塞布丁德(Julia Sebutinde)和以色列指派的專案法官(judge ad hoc)阿哈隆·巴拉克(Aharon Barak)。塞布丁德法官一直認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本質上是政治性的,不應被納入《種族滅絕公約》的法律框架內解決。而前以色列最高法院院長巴拉克則在他的反對意見書中詳細闡述了以色列的自衛權,並認為法院的命令剝奪了以色列保護其公民免受哈馬斯持續攻擊的能力。他認為,法院的多數意見未能充分考慮到哈馬斯將平民用作盾牌的戰爭策略,從而對以色列施加了不公平的限制。這些異議雖然無法改變裁決的法律效力,但它們確實反映了圍繞此案的複雜法律與道德爭議,並可能被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用來削弱裁決的合法性。
儘管執行前景黯淡,但這項裁決的象徵意義與政治影響力卻是深遠的。它為各國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可以用來對以色列採取外交和經濟上的施壓,例如實施武器禁運或經濟制裁。一些歐洲國家,如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已在裁決前後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顯示出歐洲內部對以色列政策的日益不滿。更重要的是,這項裁決與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的行動形成了共振。ICC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在5月20日宣布,他正在尋求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國防部長加蘭特,以及三名哈馬斯領導人(辛瓦、哈尼亞、戴夫)發出逮捕令。ICJ處理的是國家責任,而ICC追究的是個人刑事責任。這兩條並行的法律戰線,共同編織了一張針對衝突各方領導層的國際法律之網,無論最終能否成功執行,都已對相關個人的國際聲譽和行動自由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這場在海牙展開的法律程序,正在迫使全世界重新審視戰爭罪、國家主權與人道責任之間的脆弱平衡。
資料來源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Press Release No. 2024/41 - Appl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Genocide in the Gaza Strip (South Africa v. Israel)
https://www.icj-cij.org/sites/default/files/case-related/192/192-20240524-pre-01-00-en.pdf
Reuters: Top UN court orders Israel to halt Rafah offensive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top-un-court-orders-israel-halt-rafah-offensive-2024-05-24/
The Guardian: UN’s top court orders Israel to immediately halt military offensive in Rafah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article/2024/may/24/international-court-of-justice-orders-israel-to-halt-rafah-offensive
Associated Press: The top UN court has ordered Israel to halt its military offensive in the southern Gaza city of Rafah
https://apnews.com/article/israel-palestinians-gaza-rafah-icj-genocide-e6c71a5554a9386e580a52093a1529a6
Al Jazeera: ICJ orders Israel to halt military offensive in Rafah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4/5/24/international-court-of-justice-orders-israel-to-halt-rafah-offensive
Haaretz: In Another Scathing Ruling, World Court Orders Israel to Halt Rafah Offensive
https://www.haaretz.com/israel-news/2024-05-24/ty-article/.premium/in-another-scathing-ruling-world-court-orders-israel-to-halt-rafah-offensive/0000018f-a9ed-d029-a5ef-fbed15750000
United Nations: Gaza: World Court orders Israel to halt military offensive in Rafah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4/05/115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