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靠攏「一帶一路」,CN/CELAC2024關係邁向全面戰略深化

貿易摩擦與安全合作並存,關係複雜性日益凸顯

· 國際組織-拉美國家共同體,權力結構-中國,權力結構-拉丁美洲,金融經濟,資源競逐-要聞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9月27日,對過去一個月中國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互動的全面檢視顯示,雙方關係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進入一個全面深化、同時也日益複雜的新階段。整個九月份的發展,涵蓋了從貿易談判、關鍵礦產投資,到聯合軍事演習與警務合作的每一個層面。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長遠戰略意涵的事件,無疑是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正式宣布成立一個跨部會工作小組,以評估該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BRI)的可能性。此舉不僅預示著北京十年來最重要的全球基礎設施與經濟藍圖,可能即將贏得其在南美洲大陸最後、也是分量最重的合作夥伴,更標誌著在巴西總統魯拉的領導下,該國正加速其「戰略自主」的外交政策,試圖在全球兩大強權之間,尋找一個更靈活、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定位。巴西的這一動向,預計將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一月到訪該國時正式塵埃落定,但其決策過程本身,已然投射出當前中拉關係的核心動態:一方面是無法抗拒的經濟引力,另一方面則是對地緣政治後果的審慎評估,特別是考量到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可能帶來的變數。

本月份的經貿互動,完美呈現了機遇與摩擦並存的雙重性。在合作的光譜一端,是具體的市場准入成果不斷累積。宏都拉斯的甜瓜與厄瓜多的乳製品,相繼獲得了進入龐大中國市場的許可,這對這兩個以農產品出口為重要經濟支柱的國家而言,是實質性的外交勝利。在中國海南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上,蓋亞那與中國簽署了關於貿易便利化與綠色發展的諒解備忘錄,顯示合作正向更高附加價值的領域延伸。然而,在光譜的另一端,摩擦與不滿也在同步升溫。秘魯總統迪娜・博魯阿爾特公開譴責中國漁船在該國專屬經濟區的非法捕撈行為,此一長期存在的爭議,持續損害著雙邊關係的氛圍。同時,秘魯對從中國進口的塔夫綢與聚酯纖維織物,正式實施了反傾銷措施。更具代表性的是,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的主要代表、巴拉圭外長表示,該貿易集團願意與中國談判自由貿易協定,但前提是必須解決雙方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問題。這些事件顯示,隨著雙邊貿易量的增長,貿易結構不平衡、不公平競爭等深層次問題,正日益浮上檯面,成為雙方關係中必須處理的棘手挑戰。

在投資與全球供應鏈的戰略棋盤上,九月份的動態同樣顯示出長期的佈局與短期的不確定性相互交織。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宣布,將暫停其在墨西哥設廠的最終決定,直至美國十一月大選之後。此舉清晰地反映出,中國企業在將生產基地佈局於美國「後院」時,對華盛頓政治風向與關稅政策的高度敏感。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馬可・魯比歐提出旨在阻止中國製造商透過在墨西哥等國設廠以規避關稅的法案,更為此類投資的前景,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政治陰影。然而,在南美內陸,中國對戰略性資源的追求並未停歇。在擁有全球最大鋰資源儲量的玻利維亞,中國的中信國安集團(CBC),成功入圍了開發該國鋰鹽湖項目的最後四家候選企業之一。委內瑞拉國民議會則批准了與中國的一項新投資協議,據信將聚焦於該國的經濟特區,並為中國投資提供額外保護。這些舉動表明,儘管面臨政治阻力,但確保關鍵礦產供應與嵌入區域供應鏈,依然是北京在該地區不變的長期目標。本月最值得關注的趨勢,或許是雙方在傳統經貿領域之外,向安全與外交領域的顯著深化。在巴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部隊,歷史性地與美軍部隊一同參加了代號「福爾摩薩」的年度軍事演習。儘管規模有限,但在美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內,出現中美兩軍同時參與演習的場景,其本身就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與此同時,在尼加拉瓜,該國警察總署署長與中國公安部長王小洪會晤,雙方簽署協議,中方承諾將為尼國警方在打擊恐怖主義、毒品販運與網路犯罪方面,提供技術援助。這標誌著中國的安全合作模式,正從硬體的軍事交流,延伸至內部的警務與維穩領域。在外交舞台上,中國同樣動作頻頻。巴西與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共同提出了旨在促成俄烏和談的「六點計畫」;中國外長王毅與巴拿馬外長會晤,重申雙邊關係的重要性;首屆「中拉人權圓桌會議」在里約熱內盧舉行;而尼加拉瓜新的孔子學院,則在該國第一家庭成員的親自主持下揭幕。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24年九月,中國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關係,猶如一幅由無數個點、線、面交織而成的複雜織錦。從聯合國大會的外交斡旋,到巴西叢林中的聯合軍演;從安地斯山脈的鋰礦競標,到加勒比海的經貿論壇,北京在該地區的足跡,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與廣度,深入這片長期被視為美國「後院」的土地。而所有這些看似紛雜的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線,無疑是南美巨人巴西,正式啟動了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內部評估程序。

此舉的戰略意義極為重大。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儘管已有21個拉美國家簽署了相關的諒解備忘錄,但巴西、墨西哥與哥倫比亞這三個區域性大國,始終持觀望態度。如今,在左翼總統魯拉的領導下,巴西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成立跨部會工作小組的決定,意味著巴西正從過去的被動觀察,轉向主動研判。巴西的舉動—作為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及西方在該地區最重要的傳統盟友之一標誌著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可能即將征服其在南美洲的最後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版圖。魯拉政府的考量是多層次的:首先,巴西國內面臨著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赤字,而中國無疑是全球最有能力提供大規模、長期融資與工程解決方案的夥伴;其次,中國早已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加入「一帶一路」被視為是將這種經貿關係制度化、並向更高層次提升的必然步驟;第三,這也完全符合魯拉政府所奉行的「戰略自主」外交哲學,即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巴西不應將自己捆綁在任何單一的權力中心之下,而應與所有主要行為體發展務實的合作關係。然而,巴西的決策過程也充滿了謹慎。據報導,該工作小組不僅在評估加入倡議的經濟效益,也在深入分析其可能對巴美關係造成的衝擊,特別是如果前總統川普在十一月的美國大選中獲勝,其可能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

在巴西這條主線之外,九月份的經貿互動,則是一幅充滿矛盾與張力的現實圖景。一方面,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持續為拉美國家帶來實質性的利益。宏都拉斯的甜瓜種植者與厄瓜多的奶農,成為最新的受益者,他們產品的准入,是兩國政府在2023年相繼與台灣斷交、轉向北京後,所獲得的最直接的「外交紅利」。在加勒比地區,中國則透過經貿合作論壇,向蓋亞那等國提供了貿易便利化與綠色發展的合作框架,將合作從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延伸至更符合當代發展潮流的領域。但另一方面,隨著雙邊經貿關係的體量不斷增大,其內在的矛盾也日益尖銳。秘魯政府對中國遠洋船隊非法捕撈的公開譴責,以及對中國紡織品祭出的反傾銷措施,反映了部分拉美國家對中國經濟活動所帶來負面影響的日益不滿。而南方共同市場的核心關切—對華貿易的巨額逆差—則是一個更普遍、更難解的問題。阿根廷、巴西等國雖然向中國出口了大量的黃豆、鐵礦石與牛肉,但它們同時也面臨著來自中國工業製成品的激烈競爭,這對其本國的工業化進程構成了巨大壓力。如何從單純的原料供應地,轉變為更平等的工業與技術合作夥伴,是橫亙在中拉關係面前的一道巨大鴻溝。

投資領域的動態,則更清晰地揭示了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大國競爭,對該地區產生的深刻影響。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在墨西哥設廠計畫的「暫停」,是一個極具指標性的事件。墨西哥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美墨加協定》(USMCA)的優惠條件,被視為是全球企業進入北美市場的理想「近岸外包」基地。然而,比亞迪的猶豫表明,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這條路徑正變得日益崎嶇。美國參議員魯比歐的立法提案,正是華盛頓試圖封堵此一「漏洞」的明確信號。這使得墨西哥以及其他拉美國家,在吸引中國投資時,陷入了兩難:過於積極地擁抱來自中國的資本,可能引發與其最重要鄰國及貿易夥伴美國的緊張關係。然而,在美國鞭長莫及或無暇顧及的領域,中國的投資步伐依然堅定。玻利維亞的鋰礦,是全球能源轉型所必需的戰略性資源。中國企業中信國安集團成功入圍其開發項目的最後階段,顯示北京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的上游,正不遺餘力地進行佈局。而在長期遭受美國嚴厲制裁的委內瑞拉,中國則透過新的投資保護協議,深化其在該國經濟特區的利益,鞏固了其作為委國最重要外部經濟夥伴的地位。

如果說經貿與投資領域的互動,仍基本遵循著利益交換的邏輯,那麼九月份在安全與外交領域的突破,則更具深層的戰略意涵。在巴西,中國解放軍與美軍士兵,一同出現在「福爾摩薩」年度軍演的現場,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這顯示巴西正試圖將其軍事合作的對象多元化,並在兩大軍事強權之間,扮演一種微妙的平衡者角色。對北京而言,這是一次重要的象徵性勝利,意味著其軍事影響力,已能以一種被接受的方式,投射到南美大陸。而在中美洲,中國與尼加拉瓜奧蒂嘉政權的警務合作協議,則揭示了另一種更具爭議的趨勢。根據協議,中國將協助尼國警方提升其在反恐、禁毒與打擊網路犯罪方面的「技術能力」。鑑於尼國政府近年來在人權方面的糟糕記錄,外界普遍擔憂,這種合作可能意味著中國的監控技術與維穩模式,將被用於鞏固一個威權政體。

在傳統外交舞台上,中國同樣極為活躍。在聯合國,它與巴西聯手,試圖在全球最重大的安全危機—烏克蘭戰爭—中,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提出了一份獨立於西方立場之外的「六點和平計畫」。透過在里約熱內盧主辦首屆「中拉人權圓桌會議」,北京試圖挑戰西方在人權話語上的壟斷地位,推銷其以發展權與生存權為核心的人權觀。而在尼加拉瓜,新的孔子學院在總統之子與副總統(總統夫人)的親自主持下揭幕,則象徵著中國文化與語言影響力的持續擴張。綜上所述,2024年九月的中拉關係,呈現出一幅高度動態、多線並進的畫卷。巴西對「一帶一路」的歷史性靠攏,預示著雙方關係可能迎來一次質的飛躍。然而,無處不在的貿易摩擦、供應鏈上的大國角力,以及在安全、人權等領域日益加深的、更具爭議性的合作,都表明這段跨太平洋的關係,正變得越來越緊密,也越來越複雜。

資料來源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hina in Latin America: September 2024
https://www.cfr.org/blog/china-latin-america-september-2024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Brazil ‘very likely’ to join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November, sources say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277864/brazil-very-likely-join-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november-sources-say

Associated Press:Chinese migrants are crossing into the U.S. from Mexico in growing numbers
https://apnews.com/article/immigration-us-mexico-border-china-panama-09da6a29a0a38f9f56a0295d885669b9

Reuters:BYD to wait until after U.S. election to decide on Mexico plant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byd-wait-until-after-us-election-decide-mexico-plant-2024-09-17/

Infobae:La dictadura de Daniel Ortega firmó un acuerdo de cooperación policial con China para fortalecer sus capacidades de espionaje y control
https://www.infobae.com/america/america-latina/2024/09/10/la-dictadura-de-daniel-ortega-firmo-un-acuerdo-de-cooperacion-policial-con-china-para-fortalecer-sus-capacidades-de-espionaje-y-control/

MercoPress:Mercosur willing to negotiate FTA with China, Paraguay says
https://en.mercopress.com/2024/09/06/mercosur-willing-to-negotiate-fta-with-china-paraguay-says

Brazil-Arab News Agency:Brazil, China propose six points for peace in Ukraine
https://anba.com.br/en/brazil-china-propose-six-points-for-peace-in-uk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