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馬爾托斯橄欖節

土地的液體黃金,一場獻給奇蹟的文化驕傲

· 觀光-活動祭典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Fiesta de la Aceituna」,橄欖收穫節。這裡沒有驚心動魄的競速,沒有震耳欲聾的喧囂,更沒有挑戰禁忌的狂歡。它的主角,是那樣的尋常、那樣的不可或缺—橄欖與它所化成的、被譽為「液體黃金」的油。馬爾托斯,這座被加冕為「世界橄欖之都」(Cuna del Olivar)的城市,選擇在每年橄欖收穫季的開端,用一整天的時間,去禮讚這個構成了他們身份、經濟與文化根基的「尋常奇蹟」。

Lia 的腳步雖未曾親臨那片被稱為「橄欖樹之海」(mar de olivos)的壯觀場面,但透過無數的影像中的人潮巑動與傳說中的3000家世界橄欖油製造商齊聚一堂,堪稱植物界的石油峰會,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場慶典溫暖、質樸卻又充滿力量的氣息。它引領Lia 去探問一個,在追求新奇與速食體驗的當代活動政策中,至關重要的問題:當一個地區回望生機,不再向外尋求浮誇的諂媚,而是選擇向內,深深擁抱並禮讚自身最核心、最日常的傳統時,將會釋放出何等強大而真實的文化魅力?

Section image

馬爾托斯橄欖節無疑是將農業與商業、娛樂同時做到極致的奇蹟典範,使用強大的原材料與傳統食品征服全球,更是以其含蓄內斂的節慶氛圍,將本土高品質的農產品襯托的既質樸卻不失精緻典雅。不僅帶動了觀光旅遊業,更是一場不談錢、不談功名的巨大試吃大會,整場完美慶典可以說是政府與民間再到農場精心設計的晚宴,所有人都悄然遵守著無形的規則,深怕吵醒了這份鄉村的夢話。

Section image

沉浸在一場以金黃與翠綠交織的感官饗宴

要描繪這場慶典,必須先將感官的調色盤,校準到一種更為細膩、更為溫潤的模式。這不是一場色彩爆炸的濃烈油畫,而是一幅充滿泥土芬芳與陽光溫度的安達盧西亞風情畫。時間,是十二月初,冬日的陽光溫和地灑在白色的小鎮上,空氣中,開始瀰漫著一種新生的、略帶辛辣的青草氣息。

Section image

序曲:橄欖樹之海的呢喃

在慶典正式開始前,Lia的思緒,會先飄向馬爾托斯城外那無邊無際的橄欖林。哈恩省,擁有著全世界最為壯觀的橄欖樹地景,超過六千萬棵橄欖樹,如同起伏的綠色波浪,覆蓋了每一寸目之所及的土地。這裡的樹,許多都已歷經數百年風霜,它們那飽經滄桑、扭曲盤結的樹幹,如同大地的雕塑,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歷史。慶典所慶祝的,不僅僅是果實,更是對這些如祖輩般、沉默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古老生命的敬意。

Section image

儀式的高潮:第一滴油的神聖誕生

十二月八日當天,小鎮的中心廣場,成為了整場慶典的聖殿。平日里停滿汽車的空間,此刻被清空,取而代之的,是古老的石磨壓榨機、裝滿橄欖的柳條筐,以及代表安達盧西亞傳統的彩色織布與旗幟。整個場景,宛如一座戶外的、關於橄欖文化的活態博物館。

儀式的最高潮,是「首榨儀式」(Prensado simbólico de la primera aceituna)。這一刻充滿了莊嚴的社群情感。鎮長、農業合作社的代表,以及年長的、德高望重的農民,會共同將當年第一批採收的、飽滿翠綠的橄欖,倒入石磨之中。隨著石磨的緩緩轉動,橄欖被壓榨,一股濃郁的、無比新鮮的草本清香,瞬間瀰漫開來。

當第一滴金黃翠綠、略顯濃稠的新油(Primer Aceite),從壓榨機的出口滴落時,人群中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歡呼—「¡Viva el aceite de oliva!」(橄欖油萬歲!)。這不僅僅是一滴油,它是一個符號,象取徵著大地母親的回應、農民一年辛勞的結晶,以及新一季生命循環的正式開啟。這一刻,一個最日常的農產品,在社群的共同注視下,被賦予了神聖的光環。

Section image

溫暖的聖餐:麵包與油的分享

儀式的莊嚴,很快便轉化為一場溫暖的、人人皆可參與的聖餐宴會。廣場上,早已備好了數千份切片的、質樸的鄉村麵包(Pan cateto)。當地的志願者們,會將剛剛榨出的、最新鮮的橄欖油,毫不吝嗇地、慷慨地淋在每一片麵包上,免費分送給現場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來遊客。

這是一個無比動人的場景。它遠非商業活動中的「免費試吃」所能比擬。從人類學的角度看,這是一場典型的「communitas」(社群交融)儀式。透過分享最根本、最珍貴的食物,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被打破了。遊客不再是旁觀的消費者,而是在這個簡單的味覺體驗中,被接納為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那第一口「麵包沾油」的滋味,據說足以顛覆許多人對橄欖油的認知。它不再是貨架上一瓶溫和的調味品,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帶著胡椒般辛辣後勁與濃郁果香的味覺衝擊。伴隨著免費分發的醃製橄欖(Aceitunas aliñadas)、伊比利火腿與當地紅酒,整個廣場,變成了一場流動的、關於風土滋味的盛大饗宴。

Section image

安達盧西亞的節拍:音樂與舞蹈的點綴

味覺的狂歡,由聽覺的節拍來伴奏。小鎮的樂隊,穿梭在人群中,演奏著傳統的安達盧西亞風格音樂。在廣場的臨時舞台上,時有佛朗明哥吉他手彈奏起深沉的旋律,或是身著傳統長裙的女子,跳起歡快的塞維亞納舞(Sevillanas)。音樂在這裡,不是震耳欲聾的主角,而是一種營造氛圍的、溫柔的背景。它讓整個慶典的節奏,張弛有度,既有儀式的莊重,又有節日的歡愉。

身著傳統服飾的居民,臉上洋溢的,是一種深刻的、源於文化自信的驕傲。他們樂於向遊客講解不同橄欖的區別,分享自家醃製橄欖的秘方。孩子們在廣場上追逐嬉戲,他們的童年記憶中,都將會有這樣一個充滿橄欖油香氣的、溫暖的冬日。這是一場真正屬於「生活」的慶典,它的每一個細節,都與這片土地的日常,有著密不可分的、溫暖的連結。

Section image

奇蹟的文化建構學

馬爾托斯的橄欖節,看似簡單、樸實,卻蘊含著一套極其成熟與深刻的「文化建構」邏輯。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地方的文化身份,並不需要依賴宏大的歷史敘事或斥資不菲的硬體建設,而可以從其最根本、最日常的生活元素中,提煉、昇華而成。

Section image

日常的神聖化:為地方產業注入靈魂

這是橄欖節最核心的文化策略。馬爾托斯的規劃者,深諳「儀式」的力量。他們透過一場公開的、充滿莊嚴感的「首榨儀式」,成功地將「榨油」這個日常的、功能性的農業生產環節,「神聖化」為一個具有深刻文化意涵的集體時刻。

這個儀式,如同一個文化上的加冕典禮,將橄欖油從一個單純的「農產品」,提升為一個承載了地方歷史、社群情感與對自然敬畏的「文化聖物」。這種「日常的神聖化」,是一種極其高明的價值創造過程。它為一個地方最核心的產業,注入了不可被複製的、深厚的文化靈魂,使其在面對全球化的市場競爭時,擁有了一道堅實的「品牌護城河」。

Section image

慷慨的經濟學:以分享建立信任

在一個將「免費」與「廉價行銷」劃上等號的時代,馬爾托斯的「免費品嚐」,則展現了一種更為深邃的「慷慨的經濟學」,四處可見的高級食材搭配頂級橄欖油,遊客們不會見到公司業務推銷油品,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主廚們,用青澀但充滿自豪感的熱情介紹,沒有收費,只有對家鄉橄欖的自豪感。這不僅僅是一種吸引人潮的手段,更是一種充滿自信與尊嚴的文化宣言,彷彿是在告訴所有與會者:快來嚐嚐西班牙的橄欖,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這種宣言的核心是:我們對自己的產品品質,有著絕對的信心;我們最珍貴的驕傲,願意與全世界無私分享。這種建立在「給予」而非「索取」之上的互動模式,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與遊客建立起強大的情感連結與信任基礎。它從根本上扭轉了觀光活動中常見的、主客之間緊張的、充滿算計的消費關係,而代之以一種溫暖的、基於互惠與尊重的待客之道。這種由慷慨所建立的慶典形象,其價值,遠非任何商業廣告所能企及。

Section image

生產者的桂冠:確立文化主體性的驕傲

許多觀光活動,往往只聚焦於最終的「消費體驗」,而使得幕後的「生產者」隱形。橄欖節,卻反其道而行,將聚光燈,牢牢地打在農民與生產者的身上。在這一天,他們不再是沉默的勞動者,而是整個慶典的主角與英雄。

慶典中的文化講座、傳統農具展示,以及讓年長的農牧親身分享經驗的環節,都在不斷地強化「生產者」的文化主體性。這種設計,確保了慶典的「真實性」始終根植於真實的生活與勞動之中,而非懸浮於旅遊產業的商業邏輯之上。整場慶典似乎與商業活動絕緣般,推銷的是美味、農民與快樂,沒有價目表,沒有推銷員,只有一個個蹦蹦跳跳地餐盤小童。當一個地方的文化,是由其真正的創造者與守護者來親自詮釋時,那份驕傲與底氣,是任何專業的行銷團隊都無法模仿的。

Section image

超在地化(Hyper-local)的自信:從「世界之都」的定位談起

馬爾托斯,敢於並樂於將自己定位為「世界橄欖之都」。這種定位,並非夜郎自大,而是一種源於其產業實力與文化深度的「超在地化」底蘊。這場慶典,沒有試圖去討好所有人,沒有添加任何與橄欖無關的、時髦的流行元素。它的一切,都極度專注、極度純粹地圍繞著「橄欖」這個核心。

在一個資訊爆炸、選擇過多的時代,這種「少即是多」的專注,反而成為了最稀缺、最迷人的特質。它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的訊息:如果你想體驗最純正、最深刻的橄欖油文化,那麼,全世界只有一個地方可去。這種「捨我其誰」的超在地化策略,正是地方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確立自身獨特座標的最有效路徑。

Section image

一面照見「根基不穩」的鏡子

當馬爾托斯這面映照著「日常之美」與「在地自信」的鏡子轉向我們時,它所照見的,是台灣文化實踐中一種普遍的、根基不穩的漂浮感。我們似乎總在擔心自己不夠「精彩」、不夠「國際化」,於是急切地、焦慮地向外抓取各種流行的、速食的文化符號,卻忘了,最堅實的力量,往往來自腳下。

馬爾托斯「日常神聖化」的智慧,尖銳地反襯出我們「神聖庸俗化」的病灶。當我們將本應莊嚴的宗教儀式,降格為吸引眼球的情慾展演時,我們失去的,正是那份為自身文化「加冕」的能力。而馬爾托斯那「慷慨的經濟學」,則讓我們那種「掠奪式的宰客文化」,顯得如此短視與可悲。一個建立在分享與信任之上,另一個則建立在欺瞞與交易之上,其文化格局的高下,判若雲泥。

我們不缺乏品質優良的「液體黃金」—無論是高山茶的茶湯,還是金門高粱的酒液。我們所缺乏的,是將它們從「商品」,提升到「文化聖物」的想像力、自信與儀式感。馬爾托斯那盆以最質樸的土地與勞動為燃料的恆溫炭火,映照出的,正是我們那種因缺乏文化自信,而只能不斷點燃一次性煙火來壯大聲勢的深層窘境。

從馬爾托斯的橄欖節中,所應學到的,不是複製一套流程,而是尋回一種「向內看」的眼光。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去引進一個最新的藝術裝置,或是舉辦一場規模最大的音樂節,而是有能力,在自己最尋常、最不起眼的生活元素中,發現那足以發光的「奇蹟」。

台灣的文化復興之路,或許需要一場「重新發現歷史」運動。我們需要問:那一杯高粱的澄清中,濃縮了多少代人的失敗與跨越?那一片茶葉的滋味裡,混合了多少農業技術與過往的記憶?那一片烏魚子的鹹香裡,承載了多少漁民與海搏鬥的記憶?而不是打造"超甜城市"這種裡裡外外都找不出內涵的城市觀光。

這些,才是我們真正的「液體黃金」。我們的挑戰,在於如何停止對它們的熟視無睹,開始為它們設計充滿敬意的、能凝聚社群情感的儀式。當我們學會,為自己的一碗飯、一杯茶,辦一場發自內心的、充滿驕傲的慶典時,我們或許,才能真正擺脫文化上的焦慮與徬徨,找到那份根植於日常的、堅實而溫暖的力量。

Section image

參考資料來源 (Reference Sources):

Ayuntamiento de Martos (Martos Town Hall): The official organizer of the festival, providing the most accurate dates, program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Website: https://www.martos.es/)

Diputación Provincial de Jaén: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Jaén, which promotes tourism and culture across the region, heavily featuring olive oil tourism. (Website: https://www.dipujaen.es/)

Turismo de Andalucía: The official tourism board for the entire Andalusia region, placing the Martos festival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Andalusian culture. (Website: https://www.andalucia.org/en/)

"Jaén, Paraíso Interior" (Jaén, Interior Paradise): The official tourism brand for the Jaén province, with a strong focus on "oleoturismo" (olive oil tourism). (Website: https://www.jaenparaisointerior.es/)

Spanish Olive Oil Interprofessional (Aceites de Oliva de España): An organization promoting Spanish olive oils globally, offering rich context on the industry's cultural importance. (Website: https://www.aceitesdeolivadeespana.com/)

Gastroactitud: A Spanish gastronomy and food culture magazine that often covers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local products.

El País - El Viajero: The travel section of Spain's leading newspaper, which frequently reports on unique cultural festivals. (Website: https://elviajero.elpais.com/)

Olive Oil Times: An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dedicated to olive oil news and culture, which has covered the significance of festivals in production regions. (Website: https://www.oliveoiltimes.com/)

Spain's Official Tourism Portal (spain.info): While it may not feature every small festival, it provides excellent background on Andalusian gastronomy and culture. (Website: https://www.spain.info/en/)

Local Andalusian News Outlets (e.g., Diario Jaén, Ideal de Jaén): These newspapers provide the most detailed, year-to-year coverage of the local festival, offering authentic insights into its community r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