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獄到巔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地緣經濟學勝利

扭轉企業命運的工業與資本豪舉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權力結構-中國,巨頭戰爭,重工業復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0年1月7日,在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內,首批中國製造的Model 3電動車正式交付給公眾客戶。這場充滿象徵意義的交付儀式,不僅標誌著該工廠從動土到量產僅用時一年的驚人紀錄,更為特斯拉這家一度瀕臨險境的公司,在經歷了地獄般的2019年上半年後,畫下了一道華麗的逆轉弧線。就在七個多月前,因Model 3產能瓶頸、持續虧損以及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個人爭議不斷,特斯拉的股價曾一度跌破每股200美元的關口。然而,憑藉著在中國市場的這次關鍵性戰略佈局與驚人的執行效率,特斯拉不僅成功走出了陰霾,其市值更在此後飆升,一舉超越傳統汽車巨頭,成為全美最有價值的汽車製造商。

這場逆轉的核心,無疑是上海超級工廠的落成與投產。此一計畫本身就是一項高風險的地緣經濟決策。作為中國首座完全由外資擁有的汽車製造廠,它既是北京方面希望引入一條強大的「鯰魚」,以刺激本土電動車產業鏈升級的政策性開放,也是特斯拉為規避關稅、降低成本並直接攻入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所下的一步險棋。當馬斯克在2019年初承諾工廠將在年內建成投產時,業界普遍抱持懷疑態度,將其視為又一個不切實際的「馬斯克式目標」。然而,特斯拉最終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兌現了這一承諾。這種強大的執行力,直接回應了市場對其生產能力的質疑,成為重建投資者信心的最強力基石。

除了中國市場的成功佈局,特斯拉在2019下半年的轉機,還來自於另外兩大催化劑。其一,是公司在第三季度意外宣布實現盈利,這在經歷了第一季度的嚴重虧損後,有效緩解了市場對其財務狀況的憂慮,證明其在歐洲與中國市場的物流與銷售已見成效。其二,則是十一月極具爭議性的Cybertruck電動皮卡發布會。儘管現場展示防彈玻璃時出現了尷尬的失誤,但這次事件卻成功地將公眾與市場的注意力,從公司當前的經營困境,重新拉回到對其未來顛覆性技術的無限想像之上。—這種將負面公關轉化為病毒式行銷,並藉此重塑市場預期的能力,是馬斯克與特斯拉獨有的特質—。正是憑藉著中國工廠的實質性成功、關鍵季度的盈利,以及對未來願景的重新點燃,特斯拉得以在短短數月內,完成了從地獄到巔峰的驚人轉身。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20年1月7日,上海臨港。特斯拉超級工廠的交付儀式上,公司創辦人馬斯克隨著音樂起舞,將首批「中國製造」的Model 3轎車鑰匙,交到車主手中。現場的熱烈氣氛,與僅僅半年前籠罩在該公司之上的陰霾,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這一天,不僅是特斯拉進入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里程碑,更是其在經歷了漫長的「生產地獄」與資本市場的極度不信任後,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宣言。

回溯至2019年,特斯拉正深陷於一場多重危機之中。在公司內部,被寄予厚望的Model 3平價車款,其生產過程因過度迷信自動化而陷入瓶頸,交車時間一再延遲,且始終未能達到其承諾的35,000美元起始售價。在外部,美國政府為電動車提供的聯邦稅收抵免開始逐步退坡,這等同於變相提高了特斯拉的售價,引發了市場對其在美國本土需求是否已達頂峰的擔憂。

而在資本市場,馬斯克本人一系列充滿爭議的行為—從2018年宣稱要將公司私有化而引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欺詐指控,到在訪談節目中的不當舉止—嚴重侵蝕了投資者的信任。2019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公司再度陷入嚴重虧損,這與馬斯克此前「未來每個季度都將盈利」的承諾背道而馳。多重利空因素疊加,導致特斯拉股價在2019年6月初,跌至不足179美元的年度最低點。當時,市場的普遍疑問是,這家不斷燃燒現金的公司,是否還能存活到馬斯克實現其自動駕駛電動車願景的那一天。

上海速度:一場扭轉乾坤的工業豪舉

在這片悲觀氣氛中,特斯拉的破局之路,始於一場橫跨太平洋的戰略佈局—上海超級工廠。

2019年1月,特斯拉在上海臨港的工廠正式破土動工。這項計畫從一開始就非同尋常。它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座完全由外國汽車製造商獨資興建的工廠,無需與本地夥伴成立合資企業。這一政策上的重大突破,反映了北京希望藉由引入特斯拉這條強有力的競爭者,來倒逼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速成熟的戰略考量。對特斯拉而言,這一步棋則使其能繞開當時中美貿易戰下的高額關稅,並大幅降低生產與物流成本,以更具競爭力的姿態,直面中國本土的電動車新創企業。

馬斯克在動工儀式上許下了一個被當時多數產業觀察家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工廠將在2019年底前建成並開始生產汽車。然而,中國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與特斯拉的高效執行力,共同創造了驚人的「上海速度」。從一片泥地到建成完整的廠房,再到生產線的調試完畢,整個過程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這種近乎軍事化的高效執行,不僅是工業製造上的一項成就,更在資本市場上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它以無可辯駁的事實,直接回擊了市場長期以來對馬斯克「好高騖遠、承諾無法兌現」的核心質疑。當投資者親眼看到特斯拉能夠在一個陌生的國度,以創紀錄的速度建成一座現代化的超級工廠時,他們對於公司實現其他看似遙遠目標的信心,也開始被逐步重建。

願景重燃:Cybertruck的意外成功

如果說上海工廠的成功是特斯拉逆轉的「實」,那麼2019年11月發布的Cybertruck電動皮卡,則是逆轉中的「虛」。這次發布會本身充滿了戲劇性。在展示其號稱堅不可摧的「裝甲玻璃」時,首席設計師扔出的鋼球,輕易地擊碎了車窗,成為全球媒體與社交網絡上的笑柄。

然而,這次看似災難性的公關失誤,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Cybertruck奇特的外形與這次失敗的展示,共同引發了病毒式的傳播與討論,其熱度遠遠超過了一場中規中矩的新車發布會。在短短幾天內,馬斯克便在推特上宣布,已收到超過25萬份的Cybertruck預訂單。

更重要的是,這次事件成功地轉移了市場的焦點。在Cybertruck發布之前,圍繞特斯拉的討論,大多集中於其當季的虧損、Model 3的生產延遲等現實問題。而Cybertruck的橫空出世,以其極具未來感的設計與顛覆性的功能定位,再次將話題拉回到了特斯拉最擅長的領域:對未來個人交通的宏大構想。這場發布會,成功地讓投資者暫時忘卻了眼前的財務報表,重新開始為特斯拉的未來願景進行定價。

最終,在2020年初,特斯拉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不僅上海工廠順利投產,公司也宣布完成了2019年全年交付超過36萬輛電動車的目標,並再次實現季度盈利。兌現承諾的能力,是馬斯克與特斯拉重新贏得華爾街信任的關鍵。當投資者相信,他連在中國一年建成工廠這種艱鉅的承諾都能實現時,他們也更願意相信,他未來關於全自動駕駛、機器人計程車的願景,同樣有實現的可能。

儘管特斯拉至今仍未實現完整的財年盈利,且其所處的中國汽車市場已連續兩年下滑,未來需求仍存變數,但這場始於2019年的絕地反攻,已然成為現代商業史上,一場關於企業家精神、工業執行效率與資本市場心理學的經典案例。

資料來源

Reuters: Tesla delivers first China-made Model 3 sedans in just under a year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tesla-china-delivery/tesla-delivers-first-china-made-model-3-sedans-in-just-under-a-year-idUSKBN1YY02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Elon Musk Turned Tesla’s Troubles Into a Triumphant Year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wsj-explains/how-elon-musk-turned-teslas-troubles-into-a-triumphant-year/0A28A252-8787-4389-A21F-28A22A7056E9 (Primary source for transcript)

Bloomberg: Tesla Hands Over First China-Made Cars in Milestone for Musk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12-30/tesla-hands-over-first-china-built-cars-in-milestone-for-musk

Associated Press: Tesla delivers 1st cars from new Chinese factory
https://apnews.com/article/5736e4f32d398d5c4125b0953a81a70c

The Guardian: Tesla delivers first cars made at its new factory in China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9/dec/30/tesla-delivers-first-cars-made-at-its-new-factory-in-china

Financial Times: Tesla’s Shanghai factory delivers first cars
https://www.ft.com/content/32386a68-2aa9-11ea-a_123_4-95_123_4a2d3f4e0d7a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Tesla Inc. Form 10-K for the fiscal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19
https://www.sec.gov/ix?doc=/Archives/edgar/data/1318605/000156459020004475/tsla-10k_2019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