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8月24日,澳洲國防現代化進程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攻擊型核動力潛艦「夏威夷號」(USS Hawaii, SSN 776)駛入位於西澳的史特靈海軍基地(HMAS Stirling),並在潛艦母艦「埃默里·蘭德號」(USS Emory S. Land)的支援下,展開了一次為期數週的「潛艦母艦支援維護期」(STMP)。此次維護作業的非凡之處,在於其首次由澳洲皇家海軍(RAN)的人員與美國 counterparts 並肩執行,這不僅是澳美軍事合作的深化,更是AUKUS(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第一支柱計畫從戰略藍圖走向實際操作的關鍵一步。超過三十名澳洲海軍人員,在完成了自2024年1月起在「蘭德號」上長達數月的知識交流與實作培訓後,親手承擔了此次維護計畫中的絕大部分工作。這標誌著澳洲首次在其領土水域內,親身參與美國核潛艦的維護保養,象徵著澳洲向著建立一支具備主權、配備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艦部隊的目標,邁出了最為堅實且具體的第一步。
這次維護作業的內容,遠不止於象徵性的合作,而是涵蓋了高度專業的技術實踐與安全文化移植。根據計畫,「蘭德號」的團隊將與澳洲人員協同執行多項計畫性與應急性維護活動,包括拆卸並重新安裝位於「夏威夷號」帆罩上的天線、由潛水員對水下拖曳陣列與魚雷管口進行目視檢查,以及模擬一具配重泵的拆裝程序。這些看似常規的任務,對於澳洲而言,是首次在本土環境中處理核動力平台的精密組件,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寶貴機會。更為核心的是,此次STMP包含了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模擬放射性訓練」。在不涉及任何真實放射性物質的前提下,這些演練旨在讓澳洲的放射性控制政策制定者與執行人員,能夠近距離觀察美國海軍如何安全地處理模擬的低階放射性材料。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演示—它是一場深刻的文化傳承,旨在將美國海軍歷經數十年發展而成的核安全管理文化與嚴謹的輻射安全規範,系統性地引入澳洲,為其未來建立獨立的核監管體系奠定基礎。
此次維護作業的深層戰略目標,是為即將到來的「西方潛艦輪換部隊」(Submarine Rotational Force – West, SRF-W)鋪平道路。根據AUKUS的「最佳路徑」規劃,最快從2027年起,將有多達四艘美國核潛艦與一艘英國核潛艦以輪換方式駐紮於西澳,旨在提升澳洲操作、維護和支持核動力潛艦的能力。若無澳洲本土的維護能量作為支撐,SRF-W將難以高效運作。因此,「夏威夷號」的這次維修,不僅是對澳洲人員技能的驗收,更是對史特靈海軍基地的後勤支援能力、安全協議與跨國協調機制的全面壓力測試。澳洲潛艦署(ASA)潛艦能力主管馬修·巴克利少將(Rear Admiral Matthew Buckley)的話語點明了其重要性:「這是澳洲皇家海軍的一個重要時刻。」這句話的背後,是澳洲國防力量的一次根本性轉型,一個漫長、昂貴且充滿挑戰的旅程,如今正隨著「夏威磯號」的維修作業,在澳洲的港灣中,悄然但確鑿地展開。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西澳伯斯南部的花園島(Garden Island),史特靈海軍基地的港灣內,一幅前所未見的景象正在上演。美國海軍的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動力潛艦「夏威夷號」靜靜地停泊著,身旁是為其提供支援的潛艦母艦「埃默里·蘭德號」。然而,這次的主角並非這兩艘龐大的鋼鐵巨獸,而是三十多名身著澳洲皇家海軍制服的技術人員。他們穿梭於碼頭與艦艇之間,熟練地操作著工具,與美國同袍一同對「夏威夷號」的複雜系統進行維護。
這一幕,發生在2024年8月下旬,標誌著AUKUS安全夥伴關係達成以來,最具實質性意義的里程碑之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澳洲人員在澳洲本土參與美國核動力潛艦的維護作業。這項被稱為「潛艦母艦支援維護期」(STMP)的行動,不僅是一次技術合作,更是一場深刻的知識轉移與文化植入,是澳洲邁向核潛艦主權能力之路的奠基儀式。
從學徒到工匠:澳洲核能力種子的萌芽
這三十多名澳洲海軍官兵,是澳洲未來的核潛艦技術力量的先驅。自2024年1月起,他們便登上「蘭德號」母艦,參與了一項密集的「知識交流計畫」。在這艘被譽為「浮動工廠」的潛艦母艦上,他們與美國海軍的資深技術人員一同生活、一同工作,從零開始學習維護核動力潛艦所需的嚴格程序、精密技術與最重要的—安全文化。
如今,他們將在「蘭德號」上所學的知識帶回了澳洲,並在本土水域中進行實踐驗證。澳洲潛艦署潛艦能力主管馬修·巴克利少將對此評價道:「這是澳洲皇家海軍的一個重要時刻。我們首次讓在『蘭德號』上接受培訓並獲得認證的澳洲人員,在澳洲水域內將他們的技能應用於一艘美國核潛艦上。」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這支初生技術力量的驕傲與期許。
這些澳洲技術人員並非僅僅扮演觀察者或助手的角色。根據計畫,他們將在美國的支持與監督下,主導執行大部分的計畫性維護工作。這包括拆卸並重新安裝「夏威夷號」帆罩內部的天線,這項工作需要極高的精準度與對艦艇結構的深入理解;由潛水員對艦體水下部分,特別是拖曳聲納陣列與魚雷管口蓋,進行詳細的目視檢查;以及進行一項複雜的模擬演練:包含完整的吊掛與準備程序,模擬拆裝一具對潛艦航行姿態至關重要的配重泵。
每一項任務,都是對澳洲團隊技術熟練度與程序遵循性的嚴格考驗。美國AUKUS整合與採購計畫經理林肯·賴夫斯泰克少將(Rear Admiral Lincoln Reifsteck)表示:「他們代表了澳洲主權核潛艦艦隊的未來—澳洲人應該為這些專業人員已經取得以及將要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核安全管理的「第一課」
在所有維護任務中,最具深遠意義的,莫過於一系列不涉及任何真實放射性物質的「模擬放射性訓練」。核潛艦的核心是其核反應爐,而圍繞反應爐的一切操作,都必須遵循一套人類所能設計出的最嚴格的安全規範。這種規範不僅僅是寫在手冊上的條文,更是一種內化於心的文化,即「核安全管理」(nuclear stewardship)。
此次在史特靈基地進行的模擬訓練,正是澳洲的「核安全管理第一課」。澳洲的輻射控制政策制定者和未來的監管人員,得以在現場觀察美國海軍如何規劃與執行涉及模擬放射性材料的作業流程。從個人防護裝備的穿戴、作業區域的劃定、污染監測程序的執行,到意外情況的應對預案,每一個細節都為澳洲建立自身的核安全法規與實踐提供了第一手參照。這是一次精心安排的教學—旨在將 rigorous 的核安全文化,在不帶來任何實際風險的情況下,移植到澳洲的國防體系之中—為澳洲未來安全地操作、維護自己的核潛艦艦隊,打下至關重要的基礎。
為「西方潛艦輪換部隊」奠定基石
此次維護作業的直接戰略目標,是為AUKUS「最佳路徑」中的下一階段—建立「西方潛艦輪換部隊」(SRF-W)—進行準備。根據規劃,最快從2027年起,史特靈海軍基地將成為多達四艘美國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動力潛艦和一艘英國機敏級(Astute-class)攻擊型核動力潛艦的輪換母港。
一支長期、高強度的前沿部署部隊,其戰力維持的關鍵就在於可靠的在地後勤與維護能力。若每次潛艦需要保養時都必須遠航返回美國或關島的基地,將極大地削弱SRF-W的作戰效率與威懾效果。因此,在史特靈基地建立起足以應對核潛艦日常與應急性維護需求的能力,是SRF-W計畫成敗的先決條件。
「夏威夷號」的STMP,正是一次全面的實戰演練。它測試了史特靈基地的碼頭設施、物料供應、安全管制以及與來訪美軍的協同作業流程。這次成功的合作,證明了澳洲有潛力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一個可靠的核潛艦前沿維護據點,極大地增強了AUKUS夥伴在該地區的行動彈性與持久力。
三方協作的學習曲線
此次行動也凸顯了AUKUS夥伴關係中,三方相互學習的動態過程。英國國防核組織AUKUS主管克里斯·謝潑德少將(Rear Admiral Chris Shepherd)坦言,英國正在密切觀察美軍的作業方式,以便「幫助彌合他們的系統與我們的機敏級潛艦,以及在不久的將來,與SSN-AUKUS之間的差距。」這表明,即使是擁有悠久核潛艦操作歷史的英國,也在利用這次機會,學習美軍在全球部署與遠征維護方面的豐富經驗。
「埃默里·蘭德號」指揮官布倫特·斯皮爾納上校(Captain Brent Spillner)則強調了這是一次「雙向的知識交流」。他稱讚澳洲海軍的艦隊支援單位人員「迅速融入我們的團隊,並且在每項任務中都表現出色」。他補充道:「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和他們從我們這裡學到的一樣多。」這或許暗示著,澳洲技術人員可能在某些方面展現了獨特的靈活性或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為習慣於標準化流程的美軍帶來了新的啟發。
從迎接2030年代初期的維吉尼亞級潛艦,到2040年代開始建造澳洲自己的SSN-AUKUS,澳洲的道路依然漫長且充滿挑戰。然而,「夏威夷號」在史特靈基地的這次維護,無疑是這趟漫漫征途上最為關鍵的起點。它將抽象的戰略協議轉化為具體的技術實踐,將跨國的政治承諾落實為港灣內工程師們手中的工具與汗水。一個國家的國防轉型,就此拉開序幕。
資料來源
Australian Defence Business Review: First US nuclear submarine maintenance in Australia
https://adbr.com.au/first-us-nuclear-submarine-maintenance-in-australia/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Defence: AUKUS: A tangible step towards a sovereign nuclear-powered submarine capability
https://www.defence.gov.au/news-events/news/2024-08-23/aukus-tangible-step-towards-sovereign-nuclear-powered-submarine-capability
Naval News: Australia, US Conduct First Joint Submarine Maintenance at HMAS Stirling
https://www.navalnews.com/naval-news/2024/08/australia-us-conduct-first-joint-submarine-maintenance-at-hmas-stirling/
United States Navy: Historic First: U.S. Navy, Royal Australian Navy Conduct Joint Submarine Maintenance in Australia
https://www.navy.mil/Press-Office/News-Stories/Article/3910041/historic-first-us-navy-royal-australian-navy-conduct-joint-submarine-mainten/
The Maritime Executive: U.S. and Australian Navies Practice Nuclear Submarine Maintenance
https://maritime-executive.com/article/u-s-and-australian-navies-practice-nuclear-submarine-maintenance
Asia-Pacific Defence Reporter: First US nuclear submarine maintenance in Australia
https://asiapacificdefencereporter.com/first-us-nuclear-submarine-maintenance-in-australia/
The National Interest: AUKUS: Australia Is Learning How to Maintain Nuclear Submarines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aukus-australia-learning-how-maintain-nuclear-submarines-2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