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數位靈魂交易:AI分身技術引發的權利歸屬與倫理辯證

演員的數位永生成為新的談判籌碼

· 權力結構-美國,人權社會-數位人權,科技與AI,時尚與娛樂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12月初,隨著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正式批准與製片公司的歷史性協議,長達數月的罷工宣告結束,而協議的核心,正是對人工智慧(AI)應用的嚴格規範。這場撼動全球娛樂產業的勞資爭議,將一個過去僅存在於科幻想像中的概念-「數位分身」(digital double)-推向了現實談判桌的中心。這項技術透過高精度掃描與生成式AI,能夠創建出與真人無異的虛擬演員,並使其能夠表演、說話,甚至展現從未被真實捕捉過的情感。這不僅對演員的職業生涯構成了潛在威脅,更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同意權、補償、乃至個人數位肖像所有權的根本性詰問。好萊塢正被迫為一個演員的靈魂可以被數位化、複製、永久保存的未來,制定第一份行為準則。

面對技術浪潮的衝擊與藝人日益加深的憂慮,好萊塢的權力中心也開始尋求主動應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頂級經紀公司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所創建的「CAA Vault」計畫。這是一個尖端技術的集合體,旨在為其代理的演員、音樂家及運動員等名人,提供一個安全且由本人掌控的數位分身創建與儲存方案。進入Vault的過程,是一次對個人生物特徵的全面數據化:透過結合數百張二維圖像生成三維模型的「攝影測量法」進行全身掃描;在名為「桃樂絲」(Dorothy)的特製設備中,以近700張圖像捕捉最細微的臉部紋理與76種表情變化;最後,透過錄製涵蓋所有音素的特定語句,建立一個能生成任何詞彙的聲音模型。CAA此舉的核心原則是-所有掃描數據與最終生成的數位身分,其所有權完全歸屬於藝人本人。這項策略試圖在製片廠主導的數據採集之外,建立一個以創作者為中心的「數位主權」典範。

然而,一份工會合約與一家經紀公司的前瞻性計畫,或許仍不足以應對AI技術所帶來的全面挑戰。目前,美國在聯邦層級上,尚無專門保護個人數位肖像權免於被AI複製或濫用的法律,各州的法律規範亦參差不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法律灰色地帶。罷工協議雖然為工會成員在特定工作場景下提供了保護,但它無法約束技術在娛樂產業外的應用。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日益普及的工具,製造出足以以假亂真的「深度偽造」(deepfake)內容,對政治人物、公眾人物乃至普通公民的聲譽造成傷害,進而侵蝕社會對視覺資訊的信任基礎。這場始於好萊V塢的辯論,實質上是一場關於如何在擁抱技術創新的同時,保護個人身分完整性與尊嚴的社會性討論。當一個人的樣貌、聲音與動作都能被完美複製並任意驅使時,「真實」的定義為何?而我們又該如何為數位世界中的「靈魂」,劃定一條不可侵犯的界線?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演員的技藝,長久以來被視為一種身體與情感的在場證明-透過真實的肌肉牽動、聲帶的振動與眼神的流轉,在鏡頭前或舞台上塑造出另一個生命的樣貌。這是一種無法與肉身分離的藝術。然而,在數位時代的演算法浪潮下,這種根本性的連結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當一個演員的完整樣貌、聲音與動態,都能被數據化為一個可以被任意操控的「數位分身」時,表演的本質、勞動的價值,乃至個人身分的歸屬,都成為了亟待重新定義的問題。2023年那場席捲好萊塢的演員大罷工,正是這場抽象恐懼轉化為具體勞資鬥爭的歷史性時刻。

潘朵拉的掃描儀:數位分身的誕生

要理解這場爭議的核心,必須先走進那扇通往數位未來的技術之門,例如由好萊塢頂尖經紀公司CAA所打造的「CAA Vault」。這裡不像傳統的攝影棚,更像是一個精密的人體數據採集實驗室。創造一個數位分身的過程,是對一個人存在痕跡的極致捕捉。

第一步是全身掃描。在1.2秒內,數百個鏡頭從不同角度同時拍攝,並在17種不同的模擬光照環境下,捕捉皮膚、毛髮與衣物材質對光線的反應。這些二維圖像隨後將透過「攝影測量法」,重建出一個纖毫畢現的三維人體模型。接著是動態範圍掃描,記錄下人體做出各種伸展、彎曲動作時的肌肉與皮膚變化。

最關鍵的環節,是在一個名為「桃樂絲」(Dorothy)的球形設備中進行的臉部掃描。每一次三秒鐘的閃光,會擷取近700張高解析度圖像,用於建構臉部的3D模型。隨後,演員需要做出76種預設的臉部表情-從最細微的挑眉到最誇張的吶喊-以建立一個完整的表情資料庫。不僅如此,為了讓數位分身能夠「說話」,演員還需要念出一系列精心設計、涵蓋人類語言所有音素組合的句子,例如「那隻敏捷的米色狐狸跳過了每隻瘦狗」。這些數據將被用來訓練一個生成式AI模型,使其能夠以演員的聲音,流暢地說出任何台詞。這個過程的終點,是一個與本人無異、且具備無限表演潛力的數位資產。

罷工前線的新議題:誰擁有我的臉?

正是這項技術的快速成熟,點燃了2023年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罷工的導火線之一。演員們的核心憂慮在於,一旦他們的數位分身被創造出來,製片公司可能在未經他們同意或未提供合理報酬的情況下,將其永久地、無限次地使用在任何作品中。一個背景演員可能在一天的工作後,發現自己的數位肖像被用在了數十部電影中;一位已故的傳奇影星,也可能被AI「復活」,出演一部全新的電影。這不僅剝奪了演員對自己表演的控制權,也對整個行業的就業生態構成了威脅。

經過長達118天的艱苦談判,最終達成的協議為AI的使用劃定了初步的界線。新合約規定,製片公司在使用生成式AI創造數位分身或對演員表演進行修改時,必須取得演員本人清晰的知情同意,並就其具體用途進行協商與補償。這份協議,被視為全球創意產業在AI時代的第一份重要勞動保障文件,它確立了一個基本原則:技術不能凌駕於創作者的權利之上。

市場的回應-CAA Vault的「主權」方案

在工會從勞動權益角度劃定紅線的同時,市場本身也演化出了應對之道。CAA Vault的出現,便是一種前瞻性的商業策略。CAA的執行長布萊恩・勞德(Bryan Lourd)認為,與其消極抵制,不如主動擁抱這項技術,但前提是必須建立一套符合倫理與公平的規則。Vault計畫的核心,正是將數位身分的所有權歸還給創作者本人。

在這裡完成掃描的藝人,將會擁有所產生的全部數據。當未來有製片項目需要使用其數位分身時,藝人可以像授權自己的姓名或肖像一樣,將這份數位資產授權出去,並對其使用範圍、時長與報酬進行談判。這套模式試圖將演員從單純的「被掃描者」,轉變為自己數位資產的「主權所有者」。這不僅是對旗下藝人的一種保護,也是經紀公司在產業權力結構變化中,重新定位自身價值的一次嘗試。它象徵著一種行業自律的努力,試圖在法律規範尚不完善的階段,建立起一套可行的商業慣例。

法律的空白與倫理的深淵

然而,無論是工會協議還是商業實踐,都無法完全解決AI複製技術所帶來的深層挑戰。目前,美國聯邦法律中,對於如何定義和保護個人的「數位肖像權」仍然一片空白。現有的保護主要依賴各州的「形象權」(Right of Publicity)法律,但這些法律多是在前數位時代制定的,能否有效應對能夠創造全新、不存在表演的生成式AI,仍是巨大的未知數。

更大的風險,存在於好萊塢的圍牆之外。當創造「深度偽造」內容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虛假資訊的受害者或製造者。政治競選、商業詐騙、個人名譽詆毀,都可能因這項技術而變得更具破壞性。這不僅僅是演員的煩惱,而是整個社會即將面臨的信任危機。當眼見不再為憑,當任何影像或聲音都可能被偽造時,我們賴以溝通與建立共識的基礎將受到侵蝕。

因此,始於洛杉磯片場的這場關於數位分身的辯論,最終必然會擴展為一場全球性的法律與倫理建設工程。它要求我們思考,個人身分的邊界在哪裡?數據化的「我」與真實的「我」之間是什麼關係?一個人的臉孔、聲音與動作,是否應被視為一種可以像財產一樣被擁有、轉讓和保護的權利?好萊塢的星光與喧囂,意外地成為了這場21世紀身分認同辯證的最前線。

資料來源

SAG-AFTRA: Summary of the 2023 TV/Theatrical Contracts Agreement
https://www.sagaftra.org/files/sa_documents/TV-Theatrical_2023_Summary_Agreement.pdf

The Hollywood Reporter: CAA Opens a ‘Vault’ for Talent to Store Their Digital Likenesses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business/business-news/caa-the-vault-digital-likenesses-ai-1235489814/

The Verge: The text of the new SAG-AFTRA contract shows how Hollywood is thinking about AI
https://www.theverge.com/2023/11/15/23962235/sag-aftra-ai-contract-language-actors-strike

The New York Times: What Is the C.A.A. Vault? And Who Owns Your A.I. Double?
https://www.nytimes.com/2023/11/09/business/media/ai-actors-caa-vault.html

Reuters: Hollywood actors' union board approves new contract, ending strike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media-telecom/hollywood-actors-union-reaches-tentative-deal-with-studios-2023-11-09/

Variety: Inside CAA’s ‘Vault’: How the Agency Plans to Help Talent Control Their Digital Doubles and AI-Generated Performances
https://variety.com/2023/digital/news/caa-the-vault-ai-digital-doubles-1235610815/

U.S. Copyright Office: Copyrigh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ttps://www.copyright.gov/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