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比利時布魯克:北方威尼斯的運河倩影

在城市的緩慢心跳中,尋找被遺忘的黃金時代與恆久靈魂

· 觀光-文化古城

撰稿人: Lia / 責任編輯: Zaphyra

在一個薄霧尚未散盡的清晨,若有旅人獨自佇立於羅森霍德碼頭/玫瑰碼頭(Rozenhoedkaai),他所見證的,將不僅僅是一幅風景畫。

Section image

水面倒映著哥德式尖塔與階梯山牆的古老輪廓,靜謐得彷彿時間本身在此凝固。然而,水是流動的,它輕輕拍打著石岸,發出低沉而持續的絮語,像是在訴說著什麼。腳下的石板路,被無數世代的足跡磨損得溫潤光滑,每一道縫隙都藏著歷史的塵埃。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複雜的氣息—是古老石材的微涼、運河的濕潤,以及遠方巧克力店飄來的、一絲若有似無的甜香。此刻,一個深刻的提問悄然浮上心頭:當一座城市選擇將自己的衰落,溫柔地轉化為永恆的美麗,它究竟是向時間屈服,還是以一種更高貴的姿態,戰勝了遺忘?

布魯日(Bruges),這座沉睡了近五個世紀的古城,正以它緩慢而堅定的心跳,回答著這個問題。

Section image

時間迴廊

走進布魯日,等同於同意與當下的世界暫時失聯。旅人交出的,是匆忙的步履與焦躁的心緒;而城市回贈的,是一場感官的盛宴,一場與逝去時代的無聲對話。在這裡,時間不再是冰冷的計量單位,而是一種可以被觸摸、聆聽、甚至品嚐的溫潤質地。

Section image

視覺的體驗,是從紅磚的溫度開始的。這座城市幾乎是由無數塊紅磚砌成的史詩。宏偉的市集廣場(Markt)周圍的行會建築,到隱藏在巷弄深處的民居,每一塊磚都呈現出不同的色澤—有的因歲月而暗沉,有的在陽光下依舊溫暖。

Section image

整個廣場充滿著溫柔又井然有序的大小事集,名不虛傳的世界第一菜市場,熙熙攘攘的旅客們,以及數百年來的商貿足跡,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幅流動的暖色調畫布。

Section image

高聳入雲的鐘樓(Belfry)以其八角形的塔頂,為這片紅色的海洋設定了莊嚴的座標。登上三百六十六級狹窄的螺旋階梯,喘息甫定,城市的全貌便在眼前鋪展開來:密密麻麻的紅瓦屋頂如魚鱗般排列,綠色的運河如靜脈般穿行其間,勾勒出城市的生命線。

Section image

視線順著運河延伸,一座座石橋以優雅的弧線跨越水面,橋下的天鵝悠然划水,留下一道道漸次散開的漣漪。垂柳的枝條輕拂水面,彷彿在為這幅寧靜的畫作,添上最溫柔的筆觸。

Section image

聽覺的風景,則是由一系列細微而和諧的聲響所構成。在鋪滿鵝卵石的街道上,最清晰的,是自己的腳步聲。那「嗒、嗒」的聲響,在狹窄的巷弄中被放大,產生一種奇妙的回音,彷彿正與數百年前的某個靈魂擦肩而過。

Section image

偶爾,一輛觀光馬車駛過,馬蹄敲擊石板路的清脆節奏,伴隨著車輪的摩擦聲,將人瞬間拉回一個沒有引擎喧囂的年代。城市的背景音,是水的聲音。運河水拍打橋墩的低吟,遊船劃破水面的微響,構成了一首永不間斷的搖籃曲。而整座城市的靈魂之聲,來自鐘樓。每隔一刻鐘,那四十七口鐘組成的鐘琴便會奏響清脆的旋律,鐘聲穿透空氣,迴盪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那鐘聲並不催促,反而像是一種溫柔的提醒:時間正在流逝,但無需追趕。在布魯日,人可以學會聆聽時間的腳步,而非被其追逐。

Section image

嗅覺與味覺的記憶,則讓這趟時空之旅變得更加立體而深刻。空氣中,永遠飄散著一股誘人的甜香。那是從遍布全城的巧克力店裡飄散出的濃郁可可氣味,混合著剛出爐的比利時鬆餅(Waffle)的奶油與焦糖香。

Section image

走進一家百年老店,空氣似乎都凝結成了固體的甜蜜。店主將融化的巧克力漿熟練地澆在草莓上,那一刻,嗅覺的期待達到了頂點。品嚐一口,那複雜而醇厚的苦與甜在舌尖化開,彷彿在品嚐這座城市黃金時代的豐饒餘味。

Section image

除了甜,還有鹹。街邊小攤的炸薯條(Frites),外脆內軟,搭配各種風味的美乃滋,是最道地的平民美食。

Section image

而城市的另一種標誌性氣味,來自啤酒。走進一家傳統的酒館,空氣中瀰漫著麥芽發酵的獨特香氣。點上一杯修道院啤酒,看著細膩的泡沫在深色的酒液上凝聚,輕啜一口,那強烈的苦、甘、香,如同這座城市的歷史,層次豐富,餘韻悠長。

Section image

然而,所有感官體驗的總和,最終指向一種獨特的氛圍與情緒—那是一種被溫柔包裹的沉靜。
漫步在布魯日,尤其是在清晨或黃昏,當大批遊客尚未抵達或已經散去,整座城市彷彿只為你一人存在。光線變得柔和,斜斜地打在古老的牆面上,勾勒出每一處細節的輪廓。運河的水面如同一面黑色的鏡子,完美地倒映著被燈光點亮的建築與橋樑。

Section image

虛榮披著金色的外衣行走,而布魯日的夜晚,則披著深藍色的靜謐。此刻,旅人會感覺到,自己並非一個闖入者,而是一個被接納的歸人。時間在這裡失去了它的鋒利,不再切割人心,反而像緩慢滴落的鐵鏽,沉澱下來,化為一種深刻而安定的美。在這座城市裡,孤獨不再是空屋裡的回聲,而是一種可以與自我、與歷史坦然相對的圓滿狀態。

歷史挖掘

布魯日的迷人,不僅在於其保存完好的中世紀景觀,更在於其物理空間之下,所蘊藏的豐富文化密碼與集體記憶。從歷史考古學的視角深入,這座城市的石頭、街道與運河,便不再僅僅是風景,而是一本攤開的、無言的史書,詳細記載著它如何從一片沼澤地,崛起為歐洲最富庶的貿易中心,又如何在繁華落盡後,找到與自身歷史共存的智慧。

Section image

這本史書的序章,由水寫成。布魯日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與水緊密相連。它最初的繁榮,源於一條名為「金斯溫」(Zwin)的潮汐水道,這條水道將它與北海相連,使其成為理想的內陸港口。十一世紀起,憑藉著弗拉芒地區蓬勃發展的羊毛紡織業,布魯日迅速成為歐洲商品交易的心臟。來自英國的羊毛、北歐的木材、法國的葡萄酒、以及東方的香料,都在這裡匯集、轉運。

市集廣場上的鐘樓,正是這段黃金時代最雄辯的見證。它不僅是城市的制高點,用於瞭望與報時,更是城市權力的象徵。鐘樓不屬於教會,而屬於市民。它的存在,驕傲地宣示著這是一座由商人和工匠們治理的、擁有高度自治權的自由城市。野心是高樓上一扇未關的窗,而布魯日市民的野心,就鐫刻在這座直指天際的鐘樓之上。

Section image

城市的另一處權力中心—城堡廣場(Burg),則展示了權力結構的複雜性。

這裡集結了聖血聖殿、舊民事登記處與哥德式的市政廳,分別代表了宗教、法律與市民行政三種力量。它們並肩而立,既相互合作,也彼此制衡。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聖血聖殿

Section image

舊民事登記處

Section image

市政廳

這種空間佈局,本身就是一幅中世紀晚期歐洲城市政治生態的縮影。

Section image

每年昇天節舉行的「聖血遊行」,更是將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以一種極具儀式感的方式,鮮活地呈現出來。當市民們穿上傳統服飾,重演歷史與聖經故事,將傳說中從君士坦丁堡帶回的「基督聖血」聖物,恭敬地擡行穿過大街小巷時,他們所傳承的,不僅僅是一項宗教傳統,更是一種深刻的身份認同。

Section image

歷史不再是博物館裡冰冷的陳列,而是每年一次、可以親身參與和感知的、流動的盛宴。
然而,正如所有依賴自然恩賜的城市一樣,布魯日的命運也因水而改變。十五世紀末,那條賦予它生命的「金斯溫」水道開始嚴重淤積,大型商船再也無法駛入。權力的手掌覆蓋了整片天空,而對於布魯日而言,這隻手掌便是無情的自然規律。貿易中心迅速轉移至更靠近出海口的安特衛普,布魯日的黃金時代戛然而止。

接下來的近四個世紀,它陷入了漫長的沉睡與貧困之中。但諷刺的是,正是這場經濟上的悲劇,意外地成全了它今日的樣貌。因為貧窮,城市無力進行大規模的拆除與重建;因為被世界遺忘,它幸運地躲過了工業革命的濃煙與兩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忘卻是流沙,將一切逐漸埋沒,但也正因如此,布魯日的中世紀骨架得以奇蹟般地完整保存下來。

Section image

在這座彷彿被時間遺忘的城市裡,孩子們的成長,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面。他們在運河邊追逐嬉戲,在古老的石橋上奔跑,他們的教室窗外,可能就是一座擁有五百年歷史的教堂。歷史對於他們而言,並非遙遠的課本章節,而是日常生活的背景,是遊戲場的一部分。

當一個布魯日的小男孩,指著鐘樓告訴外來的遊客:「我家就住在那邊,每天聽著鐘聲起床。」—在那一刻,歷史的傳承便以最自然、最古典的方式完成了。他們無需被刻意教導去「熱愛」自己的城市,因為這份情感早已在日復一日的耳濡目染中,滲透進他們的血液與呼吸。
他們是這座活體博物館裡最年輕、也最真實的居民。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如何讓歷史如呼吸般融入當代生活」這個問題,最溫柔而有力的回答。

靈魂的反思

當我們將視線從布魯日那被歲月溫柔沖刷的石板路上移開,轉向我們自身的土地—例如鹿港的老街時,一股混雜著惋惜與焦慮的情緒,便如濁水般湧上心頭。

我們看見了同樣古老的紅磚,同樣承載著輝煌貿易史的巷弄。然而,空氣中瀰漫的,卻不再是歷史沉澱後的靜謐,而是一種被過度商業化榨乾靈魂後的喧囂與疲憊。

布魯日的靈魂,安放在它對「日常」的尊重之中,它是一條悠悠江河,沉穩而深邃 ;而鹿港的現狀,則更像是一場失控的一瞬激流 ,在週末的洪峰期,沖刷著一切文化的質地,只留下滿地狼藉的商業垃圾與遊客的空洞眼神。

在布魯日,歷史的肌理被小心翼翼地呵護,如同守護一件傳世的精緻蕾絲;而在鹿港,許多珍貴的古老靈魂,卻被粗暴地塗抹上廉價的商業彩妝,淪為叫賣聲中面目模糊的背景。

前者是千年古松,縱然歷經風霜,依舊蒼勁挺拔 ;後者卻更像是被反覆採摘的短命野花 ,失去了在土地中扎根的尊嚴。這場對照,不是一次尖銳的批判,而是一面令人心痛的事實。呈現的,是我們在面對自身珍貴歷史時,那種深層的文化焦慮與急功近利的短視。

人類為何需要守護歷史?為何要守護一座「衰落」的古城?

在布魯日,我們找到了答案。因為一座偉大的城市,如同一個深刻的靈魂,它的價值從不只在於它鼎盛時期的輝煌,更在於它如何面對衰落與被遺忘的命運。布魯日將它的沉寂,釀成了一首時間的詩,一首關於美、關於記憶、也關於尊嚴的詩。

它以自身的經歷告訴世界,真正的文化遺產,不是被供奉起來的標本,而是能夠與當代生活和諧共振的生命體。

一座恆久的博物館 ,但它的展品是流動的河水、變幻的光影,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呼吸。凝視布魯日,是為了更好地反思我們自己。我們該如何安放那些同樣珍貴的、屬於台灣的古老靈魂?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燦爛的商業青春 ,而是一種懂得欣賞沉穩暮年的智慧。這份智慧,關乎一個民族精神自覺的甦醒,也關乎文化尊嚴的最終回歸。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學術及資訊來源 (Academic and Informational Sourc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Historic Centre of Brugge."
https://whc.unesco.org/en/list/996

Visit Bruges. "History of Bruges."
https://www.visitbruges.be/en/history

Murray, James M. Bruges, Cradle of Capitalism, 1280-139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Martens, Maximiliaan P. J., ed. Bruges and the Renaissance: Memling to Pourbus. Ludion Press, 1998.

Nicholas, David. The Growth of the Medieval City: From Late Antiquity to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Longman, 1997.

Deploige, Jeroen, and Peter Stabel, eds. The Fabric of the City: A Social History of Labour in the Low Countries. Brepols Publishers, 2013.

Wikipedia. "Historic Centre of Brugg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ic_Centre_of_Brugge

Wikipedia. "Procession of the Holy Blood, Brug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cession_of_the_Holy_Blood,_Bruges

Flanders Tourism. "Brug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https://www.visitflanders.com/en/themes/flemish-masters/unesco-world-heritage/bruges/

McDonald, George. Frommer's Amsterdam, Bruges and Brussels. Frommer's, 2018.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ainting in Bruges during the Fifteenth Century."
https://www.metmuseum.org/toah/hd/bruges/hd_bruges.htm

European Heritage Awards / Europa Nostra Awards. (Documents related to conservation projects in Bruges).
https://www.europeanheritageawards.eu/

City of Bruges. "Monuments & Heritage."
https://www.brugge.be/monumenten-erfgoed

旅遊參考網站 (Travel Reference Websites):

Visit Bruges (Official Tourism Office).
https://www.visitbruges.be/en

Lonely Planet. "Bruges."
https://www.lonelyplanet.com/belgium/flanders/bruges

The Telegraph. "Bruges travel guide."
https://www.telegraph.co.uk/travel/destinations/europe/belgium/bruges/

Rick Steves' Europe. "Bruges: The Best of Belgium."
https://www.ricksteves.com/europe/belgium/bruges

Culture Trip. "The Best Things to See and Do in Bruges."
https://theculturetrip.com/europe/belgium/bru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