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臥底部隊:「 المستعربون」的戰術與爭議

人質救援到醫院突襲的案例

· 權力結構-中西亞,戰爭與和平-以色列戰爭,人權社會-難民與移民,戰災創傷-戰爭罪,戰災創傷-種族屠殺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6月8日,以色列國防軍在加薩走廊中部的努塞拉特(Nuseirat)難民營,執行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大膽日間人質救援行動,成功救出四名被哈瑪斯囚禁的以色列人質。這次行動不僅因其成功而備受矚目,更因其揭開了以色列最神秘、也最具爭議性的軍事單位之一「Mista'arvim」(希伯來文「المستعربون」,意指精通阿拉伯文化者)的面紗。這些臥底部隊,是以前以色列邊境警察菁英單位「Yamas」前任女軍官雪兒・佩萊德(Shir Peled)的話來說,是專門為了融入敵方環境、在極端不確定的情況下執行任務的戰士。他們的任務,從情報搜集、目標抓捕,到如此次這般高風險的人質救援,構成了以色列國家安全戰略的關鍵支柱。努塞拉特行動的成功,展現了這些單位數十年來累積的實戰經驗,但也因其造成了數百名巴勒斯坦人傷亡,而引發了巨大的國際爭議。

這些臥底單位的作戰模式,極度依賴於完美的偽裝與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佩萊德將其比擬為「電影場景」,行動人員必須像演員一樣,徹底融入周遭環境,使用的車輛、衣著、配件,乃至行為舉止,都構成其「戲服」的一部分。在近期幾次公開的案例中,其戰術的多樣性展露無遺。例如在努塞ラ特行動中,目擊者稱以色列特種部隊利用一輛經過偽裝的商用卡車,作為滲透至目標區域的掩護載具。而在2024年稍早於約旦河西岸一家醫院的突襲行動中,安全錄像更顯示,以色列特工偽裝成巴勒斯坦醫護人員、坐著輪椅的病患以及平民,利用輪椅等配件隱藏武器裝備,成功潛入醫院並擊殺了三名巴勒斯坦武裝分子。這種將醫院等受保護場所作為戰場的行為,招致了廣泛的國際批評。此外,在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中,這些臥底人員也時常偽裝成投擲石塊的抗議者,在混亂中出其不意地逮捕特定目標,極度依賴「出其不意」的戰術要素。

儘管這些行動展現了以色列情報搜集與特種作戰的高度協同能力,但其背後是極高的風險與沉重的人道代價。任何一次臥底行動,都需要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情報準備,仰賴由巴勒斯坦線人與以色列特工組成的龐大網絡,並且往往需要數千名正規部隊處於待命狀態以應對突發狀況。在努塞拉特行動中,儘管人質成功獲救,但一名以色列指揮官也不幸犧牲,凸顯了在人口稠密的敵對區域執行任務的極端危險性。更為嚴重的是,根據巴勒斯坦衛生部門的數據,該次行動造成了274名加薩人死亡,近700人受傷;以色列軍方則稱傷亡人數約在100人左右,包含武裝分子與陷入交火的平民。這巨大的傷亡數字,使得救援行動的成功蒙上了一層陰影,並再次引發了關於以色列在作戰中是否過度使用武力、以及此類臥底戰術對平民安全構成威脅的激烈辯論。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24年6月8日的白晝,加薩走廊中部人口稠密的努塞拉特難民營,一場精心策劃的軍事行動劃破了戰爭的日常。以色列特種部隊發動了一次閃電般的突襲,成功從哈瑪斯的囚禁中,解救出四名自去年10月7日起就被劫持的以色列人質。這次行動,在以色列國內被譽為一次英勇的勝利,展現了其軍事與情報體系的卓越能力。然而,在國際社會眼中,這次行動的畫面卻極為複雜與矛盾:一邊是人質與家人重逢的感人場景,另一邊卻是行動後難民營內血跡斑斑的街道與數百名巴勒斯坦平民的傷亡報告。這次被命名為「夏日種子」(Seeds of Summer)的行動,如同一扇被突然推開的窗,讓外界得以窺見以色列軍事戰術中最隱秘、最具爭議性的一環:被稱為「Mista'arvim」的臥底部隊,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在效率與代價之間行走鋼索的非對稱戰爭哲學。

「المستعربون」的歷史根源與作戰哲學

「Mista'arvim」一詞源自希伯來文,意指「阿拉伯化的人」或「精通阿拉伯文化者」。這個稱號精準地概括了這類單位的核心能力:完美地融入阿拉伯社會,使其在外貌、語言、口音、服飾乃至生活習慣上,都與目標群體的當地人無異。這些單位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以色列建國初期,其建立的根本動機,源於以色列長期以來深植於國家意識中的不安全感與被敵意環伺的地緣處境。前以色列邊境警察菁英臥底單位「Yamas」的創始成員之一雪兒・佩萊德指出,以色列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而臥底部隊的存在,正是為了將防線前推至敵方心臟地帶,實現情報的搜集與威脅的提前解除。

這些臥底單位的任務性質與規模,在2000年爆發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Second Intifada)期間,經歷了一次根本性的擴展。當時,巴勒斯坦武裝團體發動了大量的自殺式炸彈攻擊與襲擊,對以色列平民造成了巨大的恐慌與傷亡。在這種背景下,「Mista'arvim」的任務,從過去較偏重於長期滲透與情報搜集,轉變為更具攻擊性的「預防性打擊」。他們的主要目標,變成了在武裝分子策劃或執行攻擊之前,先行找到並消滅或逮捕他們。這種主動出擊的作戰理念,延續至今,並體現在他們執行的各類任務中,包括抓捕高價值目標、刺殺、以及如努塞拉特行動般複雜的人質救援。

佩萊德將臥底戰士的特質,描繪為一種極端的雙重人格。在滲透階段,他們必須是完美的演員,能夠在高度緊張的環境中保持冷靜與鬆弛,如同融入一部精心佈景的電影。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不能引起懷疑。然而,一旦收到行動指令,他們必須在零點幾秒內「脫下戲服」,從一個看似無害的當地人,瞬間變回一名訓練有素、全副武裝的菁英戰士。這種在極端偽裝與極端暴力之間瞬間切換的能力,以及在一個完全不可控的、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思考與作戰的心理素質,構成了「Mista'arvim」的核心作戰哲學。

戰術剖析:偽裝、滲透與協同作戰

「Mista'arvim」的成功,建立在一整套細膩且多層次的戰術體系之上,其中,「偽裝」是所有行動的基礎。這種偽裝遠不止於穿上當地的服飾,而是涵蓋了所有可能暴露身份的細節。在2024年稍早於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Jenin)的一家醫院內發動的突襲行動中,這種戰術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當時,一支約十人的以色列臥底小組,為了潛入醫院擊殺三名據稱藏匿於此的哈瑪斯與伊斯蘭聖戰組織成員,進行了 elaborate(精心設計)的偽裝。安全攝影機畫面顯示,小組成員有的打扮成推著輪椅的巴勒斯坦醫護人員,有的偽裝成頭戴頭巾的婦女,還有人假扮成需要治療的病患。輪椅不僅是完美的道具,更被用來隱藏步槍等突擊武器。這些細節,讓他們得以在不引起警覺的情況下,深入戒備森嚴的醫院內部,直達目標所在的病房。

除了人員的偽裝,交通工具的選擇與改造,也是滲透戰術的關鍵一環。佩萊德強調,「車輛本身就是一件戲服」。在努塞拉特這樣一個擁擠的難民營中,任何軍用車輛的出現都會立即引發警報。因此,根據目擊者描述,以色列特種部隊在當天的行動中,使用了一輛看似普通的商用卡車,將突擊小隊運送至目標建築附近。這輛卡車必須經過細緻的改造,使其外觀、磨損程度、甚至車牌,都完全符合加薩當地車輛的特徵,才能夠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完成最關鍵的「接近目標」階段。

此外,這些臥底行動並非單打獨鬥,而是高度依賴多兵種的協同作戰。努塞拉特的救援行動便是一個典型的多層次協同作戰案例。根據分析,行動的第一階段,是由「Mista'arvim」臥底小組利用偽裝,完成前期的滲透、定位與偵察,並為主要的突擊部隊創造進入的時機與路徑。當無線電中傳來行動開始的指令後,臥底小組可能率先發起攻擊,隨即暴露身份。此時,早已在周邊部署的、身着制式軍服的以色列特種部隊主力,便接管了整個行動,發動正面強攻,衝入建築內解救人質。而在撤離階段,當部隊遭到哈瑪斯武裝人員的猛烈攻擊時,以色列空軍則根據預先規劃的目標清單,對難民營內的數十個地點發動空襲,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掩護,開闢出一條撤退的通道。從情報搜集、臥底滲透、正面強攻到火力掩護,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複雜作戰鏈條。

高昂代價與倫理爭議

儘管努塞拉特行動在戰術層面取得了成功,但其所付出的高昂代價,卻使其在道義與法律層面,面臨著嚴峻的質疑。根據加薩衛生部門發布的數據,以色列的這次行動,導致了至少27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700人受傷。儘管以色列軍方聲稱傷亡者中包含了武裝分子,但無法否認的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週六,於一個人口密集的難民營市集中發動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大量的平民傷亡是不可避免的結果。這種結果,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以色列是否遵守戰爭法中「比例原則」的強烈質疑,即軍事行動所造成的平民傷害,是否與其所追求的軍事利益不成比例。

另一方面,在醫院內發動突襲的行為,同樣觸及了國際人道法的敏感紅線。醫院在戰爭中通常享有受保護的地位,除非它被用於軍事目的。以色列方面堅稱,被擊斃的三名武裝分子,正利用醫院作為策劃恐怖活動的基地。然而,批評者認為,即使如此,在一個充滿了無辜病患與醫護人員的場所,發動一場近距離的槍戰,本身就對平民的生命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並可能對醫療設施造成破壞。

此外,每一次成功的行動背後,都有著無數的風險與犧牲。在努塞拉特,以色列反恐警察特勤隊(Yamam)指揮官阿農・扎莫拉(Arnon Zamora)在交火中重傷不治,成為這次成功救援行動中,以方付出的最沉痛代價。這也印證了佩萊德的說法:當你進入戰場時,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沒有任何事情是確定的。這些行動的成功—是數十年情報網絡、戰術演練與實戰經驗的結晶—同時也暴露了在人口稠密的戰區中,軍事效率與人道代價之間永恆且無法調和的矛盾。每一次「Mista'arvim」的行動,都在以色列的國家安全需求與巴勒斯坦平民的生存權利之間,劃下了一道深刻而血腥的傷痕。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srael’s Undercover Military Units and the Tactics of Disguise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on-the-news/israels-undercover-military-units-and-the-tactics-of-disguise/689622D0-2A62-4D3B-A79B-899DD7628863

Reuters: Disguised as civilians, Israeli forces raid Gaza camp to free hostage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disguised-civilians-israeli-forces-raid-gaza-camp-free-hostages-2024-06-10/

Associated Press: How an Israeli raid freed 4 hostages and killed scores of Palestinians in Gaza
https://apnews.com/article/israel-hostages-gaza-nuseirat-rescue-c972753a8244840e549e534125b0ac2b

The Guardian: ‘It was like a movie’: how the Israeli rescue of four hostages unfolded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article/2024/jun/09/it-was-like-a-movie-how-the-israeli-rescue-of-four-hostages-unfolded

Al Jazeera: The anatomy of a ‘massacre’: How Israel pulled off the Nuseirat raid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4/6/11/the-anatomy-of-a-massacre-how-israel-pulled-off-the-nuseirat-raid

The New York Times: Undercover Israeli Forces Kill 3 Militants in West Bank Hospital
https://www.nytimes.com/2024/01/30/world/middleeast/israel-jenin-hospital-raid.html

BBC News: Israeli raid to free hostages sparks outrage over Gaza death toll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000g455z0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