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在2024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前的數月,一場密集且組織化的資訊操縱行動,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席捲而來。2023年7月,一則關於美國與台灣官員舉行秘密會議,要求台灣在台北的國防醫學院實驗室研發生化武器的報導開始流傳。此一說法迅速透過台灣部分媒體及社群平台擴散,引發社會討論,最終迫使美國國務院出面正式否認。經事後分析,這起事件被台灣政府與獨立研究機構,指認為一場源自中國的典型虛假資訊操作,其目的在於破壞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並在選舉前夕製造社會不安。此案例僅是冰山一角,台灣作為民主前線,已連續超過十年被評為受境外假訊息攻擊最嚴重的地區。
這場資訊戰的核心目標,是試圖影響台灣選民的投票意向,進而左右由下任總統所決定的未來兩岸關係走向。北京方面將當時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及其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視為追求台灣獨立的代表人物,並致力於阻止其勝選。為此,相關的資訊操作行動,反覆強調一個核心論述:此次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若讓民進黨繼續執政,將無可避免地引發台海戰爭。此類訊息透過各種管道,向台灣社會傳播,意圖在選民心中植入恐懼,並將傾向與中國維持更友好關係的在野黨國民黨,塑造為和平的唯一選項。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指出,這類認知作戰手法,是北京干預台灣選舉的持續性策略之一。
面對此種複合式威脅,台灣的政府與民間社會已發展出一套應對機制。非政府組織「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每日監測並分析社群媒體上的資訊流,發現在選前兩個月的高峰期,源自境外的疑似惡意資訊攻擊,每日可高達一萬五千餘次。這些攻擊的內容,多半與中國官方媒體的論調相互呼應,顯示其背後存在著一致的協同操作。儘管北京的國台辦方面,一再否認對台灣選舉進行任何干預,並稱相關指控為虛假陳述。然而,從軍事演習的威嚇、外交場域的孤立,到無孔不入的資訊滲透,這一系列行動,均被外界視為北京為實現其政治目標所採取的整體性策略之一部分。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一個民主社會走向投票亭,以選票決定自身未來的時刻,其空氣中本應充滿著希望、辯論與公民的積極參與。然而,在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這片空氣卻也混雜著一股來自數位領域的、不易察覺的污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戰場不在灘頭或天際,而在每一位公民手中的螢幕上,目標則是人心與認知。
故事的一個切片,始於2023年7月的一個尋常夏日。一則聳動的報導開始在網路與部分媒體間流傳:一份洩漏的秘密會議摘要指出,美國官員在南中國海的一次會晤中,要求台灣利用其在台北的國防醫學院P4實驗室,秘密研發生物武器。這則消息,精準地擊中了台灣社會中最敏感的一條神經-對美台安全合作關係的信任,以及對未知軍事技術的恐懼。報導迅速發酵,引發輿論波瀾,最終美國國務院不得不公開澄清,鄭重否認此一說法。
然而,傷害已經造成。對於一場精心策劃的虛假資訊攻擊而言,其成功與否,並不在於謊言能持續多久,而在於它能否在公眾心中植入懷疑的種子。台灣政府官員與獨立分析人士指出,這起「生化武器」事件,具備所有源自北京資訊操縱行動的特徵:一個看似可信的開端、透過在地協力者放大傳播,並意圖達成一個明確的政治目的-在台灣民眾與其最關鍵的國際夥伴美國之間,製造裂痕。
這類攻擊並非個案,而是一場更大規模、更具系統性的認知領域作戰。台灣,作為華語世界唯一的民主政體,長期以來一直是境外資訊操縱的首要目標。非政府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台灣已連續多年在承受外國政府假訊息攻擊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一。這場資訊戰在2024年大選前達到了新的高峰。
其背後的戰略意圖十分清晰。北京從未統治過台灣,但始終主張對其擁有主權,並將實現所謂的「統一」視為其核心利益。對於北京而言,由誰入主台北的總統府,將直接影響其目標的實現路徑。當時執政的民進黨,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與美國建立了更為緊密的關係,並堅持台灣的主體性;而其總統候選人、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更被北京視為「台獨分裂份子」。因此,阻止賴清德勝選,成為這場資訊戰的首要目標。
為達此目的,一個核心論述被反覆塑造與傳播:「這次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親北京的媒體與網路意見領袖,不斷地將民進黨描繪成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的好戰政黨,將賴清德的當選等同於台海衝突的爆發。與此相對,主張與中國大陸建立更友善關係的在野黨國民黨,則被定位為能夠帶來和平與繁榮的唯一選項。這種簡化的二元對立論述,旨在利用民眾對潛在衝突的憂慮,將複雜的國安與外交議題,簡化為一個訴諸情感與恐懼的單一選擇題。
這場認知作戰的規模與複雜程度,已遠超傳統的政治宣傳。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創辦人杜奕瑾指出,其團隊利用AI技術追蹤分析,發現在選前最後兩個月,每日偵測到的疑似境外資訊攻擊的峰值超過一萬五千次。這些攻擊的手法多元,從製造不實的民意調查、扭曲候選人的發言,到利用人工智慧生成幾可亂真的偽造影像與聲音。其內容時常與中國官方媒體的口徑保持高度一致,顯示出背後存在著持續的資金支持與協同行動。
面對這波攻擊,北京的台灣事務辦公室一貫地予以否認,稱干預選舉的指控為「徹頭徹尾的謊言」,並表示尊重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然而,這樣的官方說辭,與其在台灣周邊不斷升級的軍事演習、在國際上持續壓縮台灣空間的外交手段,以及無孔不入的資訊滲透,形成了一種矛盾的對比。在許多觀察家看來,認知作戰並非一項孤立的政策,而是北京對台整體壓力策略中,成本效益最高的一環。
然而,長期的外部壓力,也錘鍊出台灣社會獨特的韌性。從政府部門的即時澄清機制,到民間蓬勃發展的事實查核組織,再到公民社會自發的媒體素養教育,台灣已然成為全球應對境外資訊操`作的試驗場。這場選舉,不僅是台灣選民在不同政黨與候選人之間的選擇,也是台灣民主體制,在面對威權主義精心策劃的侵蝕時,所進行的一場自我防衛。
最終,選舉的結果將由2400萬台灣人民的自由意志所決定。但這場發生在投票之前的無聲戰役,已為全球所有民主國家敲響了警鐘。在一個資訊可以被輕易武器化的時代,如何捍衛公共言論空間的健康、如何鞏固公民對民主制度的信任,已成為一個無可迴避的共同挑戰。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China Is Using Disinformation to Sway Taiwan’s Election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on-the-news/how-china-is-using-disinformation-to-sway-taiwans-election/3F684A68-3051-460B-A533-3A16A8106A0B
Reuters: Taiwan says it is battling a wave of China-backed election disinformation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taiwan-says-it-is-battling-wave-china-backed-election-disinformation-2024-01-04/
Associated Press: Disinformat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aiwan’s democracy as it gears up for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https://apnews.com/article/taiwan-election-disinformation-china-conspiracy-theories-a28a303649e798739984920803e4c275
Bloomberg: Taiwan Says China Is Using Fake News, Polls to Sway Election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27/taiwan-says-china-is-using-fake-news-polls-to-sway-election
Financial Times: Taiwan’s ‘eternal battle’ against Chinese disinformation
https://www.ft.com/content/13812734-7389-4848-a01c-6d123e79a8de
The Guardian: Taiwan accuses China of ‘unprecedented’ election interference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dec/20/taiwan-accuses-china-of-unprecedented-election-interference
Foreign Policy: Taiwan Is a Disinformation Battlefield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4/01/11/taiwan-election-disinformation-china-cognitive-warfare-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