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5年9月5日,日本與澳洲在東京舉行了外交與國防部長級「2+2」磋商,雙方在會後宣布將大幅深化安全合作,以應對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安全挑戰 。此次會議最核心、最具突破性的成果,是雙方正式同意「啟動關於可能影響兩國及地區安全的潛在突發事件的討論」 。這項決議,標誌著日澳「特別戰略夥伴關係」已從戰略協調與價值觀共享的階段,決定性地邁入了聯合危機應對與應急計畫的實踐操作層面。這不僅僅是一次合作的深化,更是兩國關係朝向一個功能性的、運作層面的準同盟關係演變的明確信號。在一個月前,日本剛剛贏得為澳洲建造下一代護衛艦的百億澳元歷史性合約 ,此次會議的成果,正是將這種工業上的深度捆綁,延伸至戰略與行動層面的緊密協同。
此次磋商的成果,體現為一個涵蓋軍事、工業與經濟安全的多層次合作藍圖。在軍事層面,除了啟動應急計畫討論外,雙方還同意在協助彼此撤離海外處於危險中的公民方面進行合作 。這項看似人道主義的舉措,實則是聯合應急計畫中最具體、最易於操作的起點,它要求兩國軍隊、外交機構在情報共享、運輸後勤與領事服務方面進行深度整合,是建立行動互信與作業互通性的關鍵一步。在工業層面,繼價值一百億澳元(約合六十五億美元)的「最上級」護衛艦協議後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明確表示,尋求在先進無人系統等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國防工業合作 。這預示著兩國的合作正從傳統的艦艇平台,向足以影響未來戰爭形態的顛覆性技術領域延伸,與AUKUS第二支柱的合作潛力高度契合。
在經濟安全領域,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的發言,則揭示了兩國夥伴關係的另一重要維度。她強調,坎培拉的目標是將與東京的經濟合作,從澳洲作為液化天然氣等主要能源供應國的角色,擴展到「關鍵礦產領域的經濟安全」 。在全球供應鏈日益脆弱、關鍵礦產成為大國競爭焦點的背景下,澳洲(作為資源擁有國)與日本(作為技術與加工大國)的合作,旨在打造一個獨立、有韌性的關鍵礦產供應鏈,以保障兩國乃至「志同道合」夥伴國家的高科技與國防工業命脈。她表示,澳洲方面認為此事「至關重要」 。總體而言,這次由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防衛大臣中谷元與澳洲外長黃英賢、國防部長理查·馬勒斯共同參與的會議 ,其成果不再是空泛的戰略宣言,而是一系列具體的、可操作的行動計畫,它將日澳兩國的國家利益,從軍事安全到經濟命脈,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捆綁,一個印太地區的中等強國戰略軸心,正從此刻起,正式進入全面運作階段。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25年9月5日,東京。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在其官邸會見了到訪的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理查·馬勒斯與外交部長黃英賢 。這場禮節性的會晤,為當天舉行的第十二次日澳外交與國防部長級「2+2」磋商,拉開了序幕。然而,在這場由日方外務大臣岩屋毅與防衛大臣中谷元共同主持的會議之後,所達成的共識 ,其內容的實質性與前瞻性,遠非禮節性的外交辭令所能概括。
會議的核心成果,可以用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的一句話精準總結:「我們同意進一步加強我們的集體威懾能力,並啟動關於可能影響兩國及地區安全的潛在突發事件的討論」 。這句話,以一種謹慎而清晰的外交語言,宣告了日澳這對「特別戰略夥伴」,正式將雙邊關係推向了一個全新的、以行動為導向的準同盟階段
這不再是關於共享價值觀的陳述,而是關於在危機中如何共同行動的具體規劃。這標誌著日澳同盟,這個在印太地區日益成形的中等強國軸心,已經從繪製藍圖的設計階段,轉入鋪設龍骨的建造階段。這一切的背景是,兩國都決心應對中國在該地區日益擴張的影響力 。
從共同防禦到共同行動—應急計畫的啟動
「啟動潛在突發事件的討論」(activate discussions on potential contingencies) ,是此次會議最具分量的成果,也是日澳關係發生質變的根本標誌。在國與國的關係中,聯合應急計畫是僅存在於最親密、互信程度最高的盟友之間的合作形式。它意味著雙方將開始正式探討,當區域內發生特定危機時—無論是台灣海峽的軍事衝突、南海的武裝對峙,還是朝鮮半島的局勢失控—兩國應如何協調立場、共享情報、乃至採取協同軍事與非軍事行動。
這項計畫的複雜性與敏感性極高,要求:
高度的情報共享:雙方情報機構需要建立暢通的渠道,分享對潛在危機的即時評估與預警情資。
作戰概念的對接:兩國防務部門需要就指揮控制架構、部隊部署原則、後勤支援網絡乃至交戰規則進行深度磨合,以確保在需要時能夠無縫協同。
政治決策的協調:雙方政府需要在危機爆發前,就可能的政治目標與行動底線達成高度共識,避免因臨時的決策分歧而錯失應對良機。
此次會議達成的另一項具體協議—協助彼此撤離海外處於危險中的公民 —正是聯合應急計畫中最務實、最人性化的切入點。一場區域衝突,將立刻威脅到在當地生活、工作、旅行的數以萬計的日澳公民。一份有效的聯合撤僑計畫,需要兩國的運輸機隊與海軍艦艇進行航線協調、需要駐外使領館共享避難資訊與公民名單、需要在混亂的環境中進行聯合地面安全護送。
這項合作看似不涉及直接戰鬥,卻是建立軍隊與政府部門之間行動互信與作業互通性的絕佳試金石。能夠在極端壓力下協同完成複雜的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NEO),是衡量一對盟友是否具備聯合作戰潛力的重要指標。這一切合作的基礎,建立在兩國近年來不斷強化的防務關係之上,其中包括2023年簽署的《互惠准入協定》,該協定允許兩國軍隊在對方領土上行動 。
重工業的深度捆綁—從「最上級」護衛艦到無人系統
僅在一個月前,澳洲宣布選擇日本三菱重工的「最上級」護衛艦作為其下一代通用護衛艦,這筆價值百億澳元的歷史性交易,為此次「2+2」會議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基礎 。這不僅是日本自2014年結束軍事出口禁令以來最重大的防務銷售 ,更是日澳建立共同國防工業生態系的第一步。
擁有一款共通的主力水面作戰平台,將為兩國海軍帶來長達數十年的戰略紅利。從艦員的聯合培訓、維修備件的庫存共享,到作戰軟體的協同升級,都將變得更加高效與經濟。這種工業上的深度捆綁,是構建一支真正具備互操作性聯合艦隊的物理基礎。
在此次會議上,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進一步表達了擴大合作的願景,他指出,日本「尋求在先進無人系統等領域進行更多的國防工業合作」 。這番話,精準地指向了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無人機、無人水面艦艇與無人潛航器,正在深刻地改變海戰的樣貌。
日澳兩國在此領域各有所長。澳洲在波音公司的MQ-28「幽靈蝙蝠」等協同作戰飛行器(CCA)項目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日本則在水下自主系統(UUV)與機器人技術上擁有深厚積累。雙方若能在此領域進行聯合研發與生產,不僅能夠整合彼此的技術優勢,更能確保在下一代顛覆性軍事技術上,不被潛在對手拉開差距。這種合作,也與AUKUS第二支柱下關於先進能力的探索高度一致,為未來日澳與AUKUS夥伴之間的三方乃至四方技術合作,預留了廣闊的空間。
經濟命脈的共同守護—從液化天然氣到關鍵礦產
傳統的國家安全,聚焦於軍事與防務;而二十一世紀的國家安全,則日益與經濟和科技的韌性密不可分。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在會後的發言,清晰地揭示了日澳夥伴關係正向這一更深層次的領域拓展。
她指出,坎培拉的目標是將與東京的經濟合作,從澳洲作為液化天然氣等主要能源供應國的角色,擴展到「關鍵礦產領域的經濟安全」 。她強調澳洲方面認為此事「至關重要」 。
長期以來,日澳經濟關係的基石是澳洲向日本穩定供應液化天然氣(LNG)、煤炭與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然而,在一個全球供應鏈頻繁受到衝擊、特定國家試圖將供應鏈「武器化」的時代,確保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已成為維繫國家經濟命脈與國防工業基礎的頭等大事。
從製造F-35戰機的先進合金,到生產半導體晶片所需的高純度材料,再到電動車電池的核心元素,無一不依賴於稀土、鋰、鈷、鎳等關鍵礦產。目前,這些礦產的開採與精煉加工環節,在很大程度上被單一國家所主導,形成了巨大的戰略脆弱性。
澳洲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關鍵礦產礦藏,而日本則擁有頂尖的材料科學與精煉加工技術。兩國的合作,旨在打造一個從礦山開採、中游精煉到終端應用的完整、安全、透明的供應鏈。這不僅能滿足日澳兩國自身的需求,更能為美國、歐洲等「志同道合」的夥伴,提供一個可靠的替代選項—一種旨在降低整個民主世界在高科技與國防領域面臨的供應鏈風險的戰略佈局。
網絡化的威懾—在多邊框架中強化雙邊軸心
在不斷深化雙邊合作的同時,日澳兩國也清晰地認識到,維護印太地區的穩定,需要一個更廣泛的合作網絡。此次會議的聲明,再次確認了兩國作為美國的緊密盟友 ,以及作為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重要成員的身份 。
日澳雙邊關係的強化,並非要取代Quad等多邊機制,而是要為其提供一個更堅實的支撐。如果將印太地區的安全架構比作一個「格狀網絡」(Latticework),那麼美國與各盟友的雙邊關係是其「經線」,而像日澳這樣由盟友之間自主建立的緊密關係,則是其「緯線」。一個經緯交織、節點眾多的網絡,其整體韌性與穩定性,遠非傳統的「軸輻體系」(Hub-and-Spoke System)所能比擬。
一個在軍事、工業與經濟上深度整合的日澳軸心,將能夠在Quad框架内,扮演更具建設性的領導角色,並與印度、東南亞國家乃至歐洲夥伴,展開更具實質性的合作。
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第十二次日澳「2+2」會議,其意義不在於簽署了某項驚天動地的條約,而在於它以一系列務實、具體的行動計畫,將兩國關係推入了一個不可逆轉的深度融合軌道。
從共同規劃應對區域危機,到共同建造下一代戰艦;從共同開發未來無人系統,到共同守護經濟與科技命脈—日澳兩國正在以一種靜水流深的方式,構建一個全面的、多層次的戰略共同體。
這是一個中等強國在變動的世界格局中,主動塑造自身安全環境的典範。它向整個印太地區傳達了一個清晰的訊息:維護和平與穩定的責任,不再僅僅依賴於超級大國的意願;志同道合的夥伴,完全有能力、也正有決心,透過自身的聯合與努力,構建一個更安全、更具韌性的未來。
資料來源
Reuters: Japan and Australia pledge closer security ties to counter Indo-Pacific risk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japan-australia-pledge-closer-security-ties-counter-indo-pacific-risks-2025-09-05/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Defence: Joint Statement on the Twelfth Japan–Australia 2+2 Foreign and Defence Ministerial Consultations
https://www.defence.gov.au/news-events/releases/2025-09-06/joint-statement-twelfth-japan-australia-22-foreign-defence-ministerial-consultations
外務省: 日豪外務・防衛閣僚協議(「2+2」)
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release/press6_001614.html
The Japan Times: Japan, Australia to deepen security ties with eye on China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5/09/05/japan/politics/japan-australia-security-talks/
Kyodo News: Japan, Australia agree to discuss contingencies amid China's rise
https://english.kyodonews.net/news/2025/09/xxxxxxxxxxxx-japan-australia-agree-to-discuss-contingencies-amid-chinas-rise.html
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Australia, Japan to plan for military crisis
https://www.afr.com/politics/federal/australia-japan-to-plan-for-military-crisis-20250905-p5k2a1
Nikkei Asia: Japan and Australia bolster security ties, start contingency talks
https://asia.nikkei.com/Politics/International-relations/Japan-and-Australia-bolster-security-ties-start-contingency-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