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1月9日,挪威議會以80對20票的結果,批准了一項備受爭議的法案,決定開放其廣闊大陸棚約28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用於深海礦產的商業勘探活動。此舉使挪威成為全球首批為深海採礦鋪平道路的國家之一,意圖開採海床下蘊藏的、對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物,包括銅、鋅、鈷及稀土元素。挪威政府將此決策定位為一項國家戰略,旨在確保歐洲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礦物供應鏈安全,減少對當前陸地礦產主要供應國-特別是中國-的依賴,並為挪威在後石油時代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據挪威石油管理局初步估計,該區域海床蘊藏的礦產價值潛力巨大,僅銅和鋅的儲量就分別高達3800萬噸和4500萬噸。
然而,這項開創性舉措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劇烈的反彈,尤其是來自科學界與環保組織的強烈譴責。反對者警告,深海是地球上最大、最脆弱且最不為人知的生態系統,任何形式的商業開採都可能對其造成無法彌補的永久性損害。主要的憂慮集中在採礦過程中所產生的沉積物羽流(sediment plumes),這些懸浮的泥沙可能會擴散至廣大海域,窒息珊瑚、海綿等固著生物,干擾深海生物的呼吸與攝食,並破壞獨特的化學合成生態系。鑑於目前人類對深海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與恢復能力的認知極為有限,批評者主張應遵循「預防原則」,在全球範圍內暫停一切深海採蒙活動,直到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其可以安全進行。
挪威的決定也具有顯著的地緣政治意涵。在全球競相確保關鍵礦物供應的背景下,此舉被視為西方國家尋求供應鏈自主的一次重要嘗試。美國對挪威的進展正密切關注,因為美國本身雖擁有廣闊的大陸棚,但在深海採礦的立法上進展緩慢;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至今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使其無法參與由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管轄的國際水域採礦活動,而中國已在該框架下獲得了多個勘探合同區。挪威在其主權範圍內的單邊行動,可能為其他沿海國家提供一個繞開複雜國際談判的範例。挪威政府強調,目前僅是開放勘探與知識收集,任何實際開採都需經過嚴格的環境評估與議會的再次批准。但此說法未能平息爭議,反對者擔心,一旦商業利益介入,勘探活動將不可避免地滑向全面開採,為脆弱的深海世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挪威與格陵蘭之間那片深邃、寒冷的北極水域之下,是地球上最幽暗、最神秘的疆域之一。這裡的陽光無法企及,壓力足以壓垮鋼鐵,生存著無數人類前所未見的奇特生物。然而,在這片看似與世隔絕的深海平原與海底山脈之上,也沉積著驅動21世紀綠色革命的寶藏-銅、鈷、鋅以及多種稀土元素。如今,一場關乎能源未來、地緣政治與地球生態命運的深刻辯論,正圍繞著這片黑暗的海床激烈展開。

深淵的誘惑:蘊藏綠色未來的海底寶庫
2024年1月9日,挪威議會正式批准了一項法案,允許企業申請在其大陸棚指定區域內進行深海礦產的勘探。這個面積與內華達州相當的廣闊海域,據挪威石油管理局的初步探勘,是一個潛在的巨型礦藏。礦物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由海底火山活動形成的「塊狀硫化物礦床」(massive sulfide deposits),富含銅與鋅;另一種是覆蓋在海底山脈岩石表面的「富鈷結殼」(manganese crusts),含有鈷、鎳及稀土元素。
這些礦物並非普通的工業原料,它們是製造電動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以及各種高科技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組件。隨著全球加速脫離化石燃料、邁向電氣化未來,對這些關鍵礦物的需求正呈指數級增長。然而,目前全球陸地上的礦產供應高度集中,特別是在加工提煉環節,中國佔據了主導地位。這種依賴性,已成為歐美各國在制定長期能源與國安戰略時,一個無法迴避的結構性弱點。
對於挪威而言,進軍深海採礦是一項具有多重戰略考量的決策。作為一個因石油和天然氣而致富的國家,挪威正積極尋求經濟的多元化,以應對全球能源轉型的長期趨勢。透過開發本土的深海礦產,挪威不僅希望能為本國創造新的產業,更期望能成為歐洲本土關鍵礦物的主要供應者,從而在地緣政治層面提升其戰略價值,並為整個歐洲的綠色轉型提供物質保障。
地緣政治的潛流:中美在深海的無聲競逐
挪威的這一決策,是在一場更宏大的全球資源競逐背景下做出的。在這場競逐中,深海正成為繼陸地與淺海之後,一個新的戰略前沿。目前,全球深海採礦的管理框架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國主權管轄下的大陸棚,以及屬於「人類共同繼承財產」的國際公海海床。
在公海區域,所有勘探與開採活動均由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負責監管。然而,ISA至今尚未就商業性開採的具體環保規定達成共識,因此未曾發出一張「開採許可」。儘管如此,各國已在積極佈局,其中中國表現最為活躍,已透過其國有企業獲得了五個勘探合同區,涵蓋了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Clarion-Clipperton Zone, CCZ)等資源最豐富的區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處境。由於美國國會至今仍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美國並非ISA的正式成員,這使其在法律上無法直接申請國際海床的勘探或開採權。這種自我施加的限制,使得美國在這場全球資源競逐中處於被動地位。因此,美國正密切關注挪威的動向。挪威在其主權範圍內推動深海採礦,繞開了ISA複雜而進展緩慢的多邊談判,為擁有廣闊大陸棚的美國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政策參考-即開發本國專屬經濟區內的深海資源。挪威的先行一步,實質上成為了一場代理實驗,其成敗將深刻影響美國未來的海洋政策走向。
無法估量的代價:一個脆弱生態系的存亡
儘管深海採礦的經濟與戰略誘因巨大,但其潛在的生態代價卻可能是毀滅性的,這也是該議題最具爭議之處。深海生態系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中,適應了高壓、黑暗與低養分的極端環境,形成了獨特而脆弱的生物群落。許多深海物種生長極其緩慢,生命週期極長,一旦其棲息地遭到破壞,恢復可能需要數千年,甚至永遠無法復原。
科學家們最擔憂的,是採礦作業本身及其連鎖效應。無論是使用大型機器人從海底結殼上刮取礦物,還是切割塊狀硫化物礦床,都將不可避免地揚起大量的沉積物,形成混濁的「羽流」。這些羽流會隨著洋流擴散,覆蓋廣泛區域,對濾食性的生物-如深海珊瑚、海綿和海葵-造成致命打擊,堵塞它們的攝食器官。此外,採礦設備的噪音、燈光以及可能洩漏的液壓油,也將對習慣於黑暗與寂靜的深海生物構成嚴重干擾。
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深海的了解才剛剛起步。每年都有新的物種被發現,我們對這個生態系統的內部運作機制、其在全球碳循環和氣候調節中扮演的角色,仍知之甚少。在這種巨大的科學不確定性之下貿然進行大規模工業活動,無異於一場拿地球最大生態系統進行的危險實驗。因此,包括歐盟議會、英國以及數百名海洋科學家在內的國際力量,都公開呼籲應在全球範圍內暫停深海採-礦,直到能對其影響進行更充分、更獨立的科學評估。
挪威的賭注:分階段探索還是無法回頭的道路?
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挪威政府為其決策辯護的核心論點是,目前議會批准的僅是「第一階段」,即允許企業申請勘探許可,以進行更詳細的資源測繪與環境基線研究。政府官員強調,這是一個收集知識的過程,任何未來的商業開採計畫,都必須提交詳盡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並重新經過議會的審議與批准。挪威的採礦公司也聲稱,正在開發能夠將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新技術,例如能將沉積物羽流影響範圍限制在最小的「真空吸塵器式」採集機器人。
然而,在反對者看來,這套「分階段」的說辭更像是一種政治策略。他們認為,一旦為商業勘探打開大門,龐大的資本投入和產業遊說力量將會形成一股巨大的政治慣性,使得未來議會很難再對「開採」說不。勘探與開採之間的界線,在實踐中可能變得模糊。
最終,挪威的決定將世界置於一個艱難的選擇面前。它突顯了本世紀綠色轉型背後的一個核心矛盾:為了拯救地球表層的氣候,我們是否願意以犧牲地球最深處、最不為人知的生態系統為代價?挪威在北極圈下的這場先行試驗,無論最終結果是經濟上的成功、生態上的災難,抑或兩者之間某種複雜的混合體,都將為全球如何處理這一棘手的兩難問題,提供一個影響深遠的案例。
資料來源
Reuters: Norway parliament approves deep sea mining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vironment/norway-parliament-approves-deep-sea-mining-2024-01-09/
The New York Times: Norway Approves Deep-Sea Mining in the Arctic
https://www.nytimes.com/2024/01/09/world/europe/norway-deep-sea-mining.html
BBC News: Norway becomes first country to approve deep-sea mining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7923059
The Guardian: Norway gives go-ahead for deep-sea mining in Arctic waters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4/jan/09/norway-gives-go-ahead-for-deep-sea-mining-in-arctic-waters
Associated Press: Norway’s Parliament agrees to open the Arctic to controversial deep-sea mining
https://apnews.com/article/norway-arctic-deep-sea-mining-5e6484e528b84334f59048c15694c965
Norwegian Ministry of Energy: The Government will facilitate profitable petroleum activities in the long term
https://www.regjeringen.no/en/aktuelt/the-government-will-facilitate-profitable-petroleum-activities-in-the-long-term/id3021960/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The United States Is Falling Behind on Deep Seabed Mining
https://www.csis.org/analysis/united-states-falling-behind-deep-seabed-m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