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5年4月,一場介於科技巨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與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政治齟齬,意外地將美國國家太空戰略的脆弱性暴露於世人面前。事件的導火線—馬斯克一度威脅將中止SpaceX旗下「龍飛船」(Dragon)的運作—迅速引發了華盛頓政策圈的劇烈震盪。龍飛船不僅是目前唯一能從美國本土運送太空人往返國際太空站(ISS)的載具,其存在本身更是美國太空自主性的象徵。此番言論,無論後續如何收回,都已構成對美國核心太空利益的直接挑戰,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一個私人企業在國家戰略基礎設施中扮演的角色已然多麼關鍵。
這起事件的深層結構,源於美國政府與SpaceX長達十餘年的共生關係。自2008年以來,包含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內的至少10個聯邦機構,已授予SpaceX超過200億美元的合約。NASA的商業乘員計畫(Commercial Crew Program)旨在打破過去由波音與洛克希德・馬丁合資的「聯合發射聯盟」(ULA)所壟斷的高昂成本結構,而SpaceX正是該計畫最成功的產物。它不僅大幅降低了發射成本,使美國擺脫了對俄羅斯聯合號(Soyuz)太空船的依賴,更憑藉其高效的發射頻率,讓美國在全球太空發射市場重新奪回主導地位。然而,這種成功也孕育了新的依賴性,NASA在載人航太、深空探索(如阿提米絲計畫的登月系統)乃至未來國際太空站的退役任務上,都已深度綁定SpaceX。
因此,馬斯克與川普之間的政治摩擦,絕非僅僅是個人恩怨的延伸,而是一場關於權力邊界的深刻對話。它觸及了一個核心問題:當一個私人企業掌握了攸關國家安全與科技領導地位的關鍵技術與設施時,其營運的獨立性應如何界定?SpaceX的「星鏈」(Starlink)系統在烏克蘭戰場的表現,已證明其具備改變現代戰爭通訊模式的潛力,這也讓五角大廈對其既倚重又警惕。未來,無論是川普構想中的「金穹頂」(Golden Dome)飛彈防禦系統,或是更廣泛的太空軍事化競賽,SpaceX都將是無法繞過的參與者。這段看似牢不可破的夥伴關係,其裂痕所反映的,正是21世紀國家權力與私人資本之間複雜、動態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新興關係。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25年春季,華盛頓的政治空氣中瀰漫著一種不尋常的緊張。伊隆・馬斯克與前總統唐納・川普之間的公開決裂,將一艘名為「龍飛船」的太空載具推向了政治風暴的中心。當馬斯克威脅要停止這艘美國唯一現役的本土載人太空船的服務時,這句話的份量遠遠超出了商業範疇,它直接叩擊了美國國家安全與科技領導權的基石。儘管威脅在數小時內即被收回,但其激起的漣漪已然擴散—這不僅是一次關於合約精神的警示,更是一次對美國政府與其最重要太空承包商之間權力平衡的赤裸展演。
自歐巴馬政府時期起,為應對聯合發射聯盟(ULA)壟斷下不斷攀升的成本,並重振美國在全球太空市場的競爭力,NASA啟動了一項歷史性的轉變:將政府從太空載具的「開發者與擁有者」,轉變為商業服務的「採購者」。這項政策的成功,幾乎可以完全由SpaceX的崛起所定義。從NASA獲得的超過150億美元資金,不僅催生了可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與龍飛船,更將單次發射成本壓縮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筆者必須指出,這不僅是經濟上的節省,其戰略意涵更為深遠。它讓美國得以結束在太空梭計畫(Space Shuttle Program)退役後,長達近十年必須依賴俄羅斯火箭將自家太空人送上太空站的窘迫局面,這在美俄關係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背景下,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SpaceX的成功,反過來也塑造了NASA對其深度的路徑依賴。如今,從國際太空站的人員輪替與貨物補給,到承載美國重返月球夢想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中的人類登陸系統(Human Landing System),再到2030年國際太空站壽命終結時極其複雜的脫軌(de-orbit)任務,幾乎所有NASA最高優先級的計畫,都與SpaceX緊密相連。去年夏天,當另一家承包商波音公司(Boeing)的「星際航線」(Starliner)載具遭遇技術困難,無法接回兩名滯留於太空站的太空人時,NASA最終選擇委託SpaceX執行救援任務。這一決策清晰地表明,在經歷了多年的合作與驗證後,NASA對於SpaceX系統的信任度,已遠遠超過其他競爭者。然而,信任的另一面,即是難以替代的依賴性。當SpaceX的發射次數達到其後三大競爭對手總和的近兩倍時,任何形式的服務中斷,都將在美國的太空議程上造成災難性的空白。
然而,這段關係的複雜性不僅止於民用太空領域。SpaceX旗下的星鏈衛星網路,正以一種始料未及的方式,將公司更深地嵌入美國的軍事與國防體系。烏克蘭戰場的經驗,為全球軍事規劃者上了震撼的一課。星鏈在通訊被摧毀的戰區提供了穩定、高速的網路服務,深刻改變了現代戰爭中資訊流動的模式。五角大廈對此高度關注,並已開始將星鏈整合至其全球作戰網路中。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在2025年4月授予SpaceX價值近60億美元的未來衛星發射合約,更顯示出其在軍事衛星部署上的核心地位。
更有甚者,SpaceX的發射能力與其龐大的近地軌道衛星網路,使其成為川普所提出的「金穹頂」飛彈防禦計畫中一個潛在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該計畫旨在建立一個由地面攔截器與天基感應器組成的多層防禦系統,而其實現方式極度依賴大規模、低成本的衛星發射能力—這正是SpaceX的絕對優勢所在。許多防務專家相信,無論最終計畫如何成形,SpaceX都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這意味著,馬斯克的公司不僅掌握著美國進入太空的鑰匙,更可能在未來掌握保護美國本土免受戰略打擊的關鍵一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馬斯克與川普的個人衝突才顯得如此危險。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的治理難題:當一家私人企業的影響力滲透到國家戰略的每一個層面時,應如何管理其潛在的政治風險?馬斯克的威脅,實際上是在測試其個人意志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國家機器的運轉。這不再是單純的商業談判,而是一種新型態的權力博弈,博弈的一方是傳統的民族國家,另一方則是掌握著尖端科技、擁有全球性基礎設施的「科技主權體」(Techno-Sovereign)。
儘管許多專家認為,NASA與SpaceX的關係已「大到不能倒」,一次徹底的「分手」幾乎不可能發生,因為雙方的利益已深度捆綁。對馬斯克而言,政府合約不僅是重要的收入來源,更是對其技術安全與可靠性的最高背書,這有助於他吸引全球的商業客戶,並最終實現其殖民火星的宏大願景。對NASA和五角大廈而言,尋找SpaceX的替代方案將耗費數年時間與數百億美元的投資,這在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是無法承受的時間與資源成本。
然而,這次事件所暴露出的脆弱性,已足以讓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夜不能寐。唯一的長期解決方案,或許是重新引入並扶持有效的競爭。諷刺的是,這恰恰是當年啟動商業航太計畫的初衷。但在SpaceX已遙遙領先的今天,培養出一個能在技術、成本和可靠性上與之匹敵的對手,將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在此之前,美國的太空事業—無論是科學探索、商業應用還是軍事部署都將繼續在馬斯克與華盛頓之間那條由巨額合約、共同目標和個人政治所交織的複雜軌道上運行。龍飛船的引力,不僅將太空人送往星辰,也將整個國家的太空未來,牢牢地繫於其上。
資料來源
Reuters: SpaceX gets $5.77 billion in U.S. Defense Department launch contracts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erospace-defense/us-dod-awards-577-bln-missile-launch-deals-ula-spacex-2025-04-26/
The New York Times: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of Elon Musk and the U.S. Government
https://www.nytimes.com/2025/04/27/us/politics/musk-trump-spacex-nasa.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NASA’s Deep Dependence on SpaceX Sparks Concern Amid Musk-Trump Feud
https://www.wsj.com/articles/nasas-deep-dependence-on-spacex-sparks-concern-amid-musk-trump-feud-1c7b2a3e
Associated Press: How Starlink Became a Military-Industrial Powerhouse
https://apnews.com/article/spacex-starlink-ukraine-pentagon-contracts-2025-4b9f1d8c2e
SpaceNews: DoD finalizes massive launch contracts for SpaceX and ULA
https://spacenews.com/2025/04/26/dod-finalizes-massive-launch-contracts-for-spacex-and-ula/
Ars Technica: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NASA saved itself with commercial space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5/04/22/the-inside-story-of-how-nasa-saved-itself-with-commercial-space/
Foreign Policy: America’s Space Strategy Is Now a One-Man Show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5/04/28/elon-musk-spacex-nasa-trump-us-space-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