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2月14日,一則關於俄羅斯正在發展新型天基核武器的情報,在華盛頓引發了高度關切。此一消息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發出警告,指稱存在一項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其後續報導指向俄羅斯一項可能破壞現有戰略平衡的太空武器計畫。據信該武器並非用於直接從太空攻擊地面目標,而是一種能夠產生大範圍電磁脈衝或輻射的核裝置,其目的在於無差別地摧毀或癱瘓軌道上大量的衛星。此舉將對全球的軍事、通訊、導航及金融系統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因為現代社會對這些天基設施的依賴已深入骨髓。此一事件,是外太空加速軍事化趨勢中最新且最令人不安的發展。美國太空軍司令錢斯·薩爾茨曼(Chance Saltzman)將軍指出,自2007年中國首次進行反衛星飛彈試驗以來,太空已從一個和平的領域,轉變為一個日益擁擠且充滿競爭的「對抗性領域」。此後,中國與俄羅斯皆持續發展各類太空作戰能力,包括能致盲衛星感測器的地面雷射與高功率微波武器、干擾GPS訊號的設備、可捕獲他國衛星的在軌飛行器,以及更多種類的反衛星飛彈。面對此等威脅,成立僅四年的美國太空軍,正將其戰略態勢從過去的支援角色,轉變為更積極的「備戰姿態」。其核心戰略的轉變,體現在對「韌性」(Resilience)的追求上。太空軍正揚棄過去依賴少數幾顆體積龐大、造價高昂且易受攻擊的衛星的傳統架構,轉而採納一種被稱為「擴散」(Proliferation)的新模式。此模式借鑑了SpaceX公司「星鏈」(Starlink)計畫的成功經驗,旨在將特定任務(如飛彈預警)分散部署到由數百甚至數千顆小型衛星組成的龐大星座網絡中。這種分散式的架構,使得敵方難以透過摧毀少數幾個節點來癱瘓整個系統,從而大幅提升了天基基礎設施的生存能力。為實現此一目標,太空軍正前所未有地深化與商業航太產業的合作。私營企業在降低發射成本與加速技術創新方面的突破,已成為太空軍建構新一代衛星星座的關鍵推力。此種政府與民間的緊密結合,不僅重塑了國防採購的模式,也成為美國應對中俄等國在太空領域挑戰的國家戰略支柱。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數十年來,當我們仰望夜空,那片深邃的黑暗在多數人的想像中,是科學探索的疆域、詩意凝視的對象,以及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終極夢想。然而,在這片看似寧靜的帷幕背後,一道新的陰影正在悄然蔓延。外太空,這個人類文明的最高邊疆,正逐漸從一個協作與探索的和平 sanctuary,轉變為大國之間無聲角力的競技場,一個潛在的未來戰區。
2024年2月14日,一則來自華盛頓的緊急情報,為這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提供了迄今最為嚴峻的註腳。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向國會議員發出了一份關於「嚴重國家安全威脅」的神秘警告,隨後經由多家媒體披露,其內容直指俄羅斯正在研發一種新型的、部署於太空的核武器能力。這則消息的震撼之處,並不在於傳統核彈頭的太空部署-那早已被國際條約所禁止-而在於其潛在的全新作戰樣態。根據報導,這可能是一種天基核裝置,其設計目的並非攻擊地球,而是在軌道上引爆,產生毀滅性的電磁脈衝(EMP)或高能粒子流,從而無差別地癱瘓或摧毀其作用範圍內的所有衛星。
這樣的武器一旦部署並使用,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它如同在資訊高速公路上引爆了一枚數位炸彈,將瞬間切斷現代世界賴以維生的動脈。從引導精準打擊與軍艦航行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到傳輸金融數據與全球通訊的衛星網絡,再到監測氣候變遷與提供天氣預報的科學衛星,都可能在頃刻之間化為漂浮在軌道上的廢鐵。這不僅將使一國的軍事力量失明失聰,更會將全球平民社會拖入一場前所未見的混亂。
從支援領域到對抗前線的演變
這則情報雖然令人震驚,但它並非憑空出現,而是太空軍事化長年演進的必然結果。美國太空軍司令錢斯·薩爾茨曼將軍在其訪談中,明確指出了幾個關鍵的歷史轉折點。在1990年代的「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首次大規模應用GPS等太空技術於實戰,並在此後的數十年間,幾乎不受挑戰地享受著太空優勢所帶來的巨大紅利。
然而,這種單方面的優勢在2007年被徹底打破。當年,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反衛星飛彈(ASAT)試驗,擊毀了自己的一顆失效氣象衛星。薩爾茨曼將軍回憶,他當時正在聯合太空作戰中心親歷此事,他與同事們意識到:「從此以後,太空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這裡現在是一個充滿對抗的環境。」這次試驗以一種不容辯駁的方式證明,軌道上的衛星不再是安全的資產,而是可以被攻擊的脆弱目標。
此後,競爭的步伐不斷加快。2021年,俄羅斯也進行了類似的反衛星飛彈試驗,產生了大量的太空碎片。而中國進行的高超音速滑翔載具試驗,更被視為一種具備全球快速打擊能力的「太空對地武器」。除了動能打擊武器外,中俄兩國亦在發展一系列旨在癱瘓而非摧毀衛星的「軟殺傷」能力,包括可用於致盲光學感測器的地面雷射站、干擾通訊與導航訊號的電子戰設備,以及能夠在軌道上接近、捕獲甚至破壞他國衛星的在軌飛行器。
面對中國在太空能力建構上的品質與速度-薩爾茨曼將軍稱之為「實質性的」挑戰-以及俄羅斯在太空武器領域持續的投入,美國在2019年正式成立了太空軍。其核心使命,便是將太空從過去僅被視為其他軍種的支援領域,提升到一個獨立的、需要專門戰略與作戰思維的軍事領域。
韌性取代強固性:美軍的戰略思維轉變
面對日益嚴峻的威脅環境,美國太空軍的應對策略,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的哲學轉變。其核心,是從過去追求單個衛星的「強固性」(Robustness),轉向追求整個衛星體系的「韌性」(Resilience)。
在傳統的衛星架構中,軍方往往傾向於發展數量稀少、但功能極其強大、造價極其高昂的「國寶級」衛星。例如,用於飛彈預警的「天基紅外系統」(SBIRS)衛星,單顆造價就超過十億美元。這種架構的優點是性能卓越,但其缺點也同樣致命:它們是顯而易見的、高價值的攻擊目標。一旦這幾顆關鍵衛星在衝突初期被摧毀或致盲,整個國家的戰略預警能力就可能陷入癱瘓。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太空軍正在大力推動一種被稱為「擴散式星座」(Proliferated Constellation)的新架構。其理念是,將單一的任務分散到由成百上千顆體積更小、成本更低、技術上更容易快速迭代的衛星所組成的龐大網絡中。以飛彈預警為例,未來的預警體系將不再依賴幾顆高軌道衛星,而是由分佈在不同軌道層的數百顆小型感測器衛星共同完成。
這種分散式架構的優勢在於,它極大地增加了敵方的攻擊成本與難度。攻擊者或許能摧毀其中的幾顆、甚至幾十顆衛星,但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摧毀整個星座,從而使整個系統具備了「優雅降級」(Graceful Degradation)的能力-即使部分節點失效,網絡的整體功能依然能夠維持。這正是SpaceX公司的「星鏈」網絡在烏克蘭戰場上所展現出的巨大價值:儘管面臨著持續的電子干擾,但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龐大網絡,使其具備了傳統通訊衛星難以比擬的生存能力。
公私協力:新型態太空競賽的國家模式
太空軍之所以能夠推動如此劇烈的架構轉型,其背後最關鍵的驅動力,源於商業航太領域的革命性發展。在過去,將一磅載荷送入軌道的成本極高,這限制了大規模衛星星座部署的可行性。然而,以SpaceX為代表的私營企業,透過發展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已將發射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
這種成本的驟降,為太空軍的「擴散」戰略提供了經濟上的可行性。政府的角色也隨之轉變,從過去主導一切的系統開發者和擁有者,逐漸轉變為一個更聰明的客戶,向商業市場採購發射服務、衛星平台乃至數據服務。薩爾茨曼將軍認為,這種模式與軍方向國防承包商採購坦克或飛機並無本質區別,只要市場上存在有競爭力的服務提供商,便能以更高效的方式運用納稅人的資金。
這種前所未有的公私協力關係,已成為當代美國國家太空戰略的基石。它不僅加速了新技術的應用與部署速度,也使得美國能夠利用其充滿活力的商業創新生態系統,來應對來自國家主導型對手的挑戰。
俄羅斯太天基核武器的情報,為這場正在靜默中升級的太空競賽,拉響了最尖銳的警報。它迫使我們正視一個現實:維護外太空的和平與穩定,已不再是一個可以留待未來解決的議題,而是當下迫在眉睫的戰略要務。美國太空軍以「韌性」為核心的戰略轉型,及其與商業航太的深度捆綁,是對此一挑戰的明確回應。然而,技術上的應對只是方程式的一半,更為艱難的,或許是在國際層面上,重新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與行為準則,為這個日益擁擠的最高邊疆,劃定一條能夠避免災難性衝突的底線。
資料來源
Reuters: What is the Russian space-based weapon US intelligence is worried about?
https://www.reuters.com/world/what-is-russian-space-based-weapon-us-intelligence-is-worried-about-2024-02-15/
The New York Times: U.S. Warns Allies of a New Russian Threat in Space
https://www.nytimes.com/2024/02/14/us/politics/russia-space-weapon-nuclear.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Russia’s Advances on a Nuclear Space Weapon Worry U.S. Officials
https://www.wsj.com/politics/national-security/russias-advances-on-a-nuclear-space-weapon-worry-u-s-officials-26511e05
Associated Press: A new Russian space weapon could pose a major threat. Here’s what to know
https://apnews.com/article/russia-space-weapon-nuclear-satellite-turner-biden-a9557b324d27f87a8b665f8502f6797f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What to Know: Reports of Russian Nuclear Anti-satellite Weapon
https://www.csis.org/analysis/what-know-reports-russian-nuclear-anti-satellite-weapon
The Guardian: What do we know about Russia’s alleged new space weapon?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4/feb/15/russia-space-weapon-nuclear-what-we-know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Pentagon Press Secretary Maj. Gen. Pat Ryder Holds a Press Briefing, Feb. 14, 2024
https://www.defense.gov/News/Transcripts/Transcript/Article/3676839/pentagon-press-secretary-maj-gen-pat-ryder-holds-a-press-briefing/